剪得幽崖一片云,云生芳草翠交纷。
墙阴最好经微雨,亭角偏宜揽夕曛。
回匝色连青绮幄,蒙茸光泛碧罗裙。
海棠蕉树凭相赏,非雾非烟澹不分。

翠云草和王栗臣孝廉韵

剪得幽崖一片云,云生芳草翠交纷。
墙阴最好经微雨,亭角偏宜揽夕曛。
回匝色连青绮幄,蒙茸光泛碧罗裙。
海棠蕉树凭相赏,非雾非烟澹不分。

注释:

  • 剪得幽崖一片云:用剪刀剪下一片幽雅的山崖上的云雾。
  • 云生芳草翠交纷:云雾缭绕在绿草之间,色彩交织繁复。
  • 墙阴最好经微雨:在墙角处最适合经过一场细微的雨。
  • 亭角偏宜揽夕曛:在亭子的角落最能捕捉到夕阳的余晖。
  • 回匝色连青绮幄:环绕着的景色颜色与青绮帷幔的颜色相映成趣。
  • 蒙茸光泛碧罗裙:朦胧的色彩仿佛披上了碧绿色的长裙。
  • 海棠蕉树凭相赏:海棠花和芭蕉树互相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象。
  • 非雾非烟澹不分:如同雾霭和烟雾一样朦胧而无法分辨界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和谐。首句“剪得幽崖一片云”以剪裁的方式将一片云朵置于幽静的山崖之上,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云生芳草翠交纷”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在绿色植被间的情景,色彩交织繁复,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第三、四句分别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美,“墙阴最好经微雨”、“亭角偏宜揽夕曛”,通过对光影的运用和位置的选择,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植物之美的描绘,“回匝色连青绮幄”,“蒙茸光泛碧罗裙”,以绮幕和长裙为比喻,形容植物覆盖的景象,色彩斑斓且生动。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画面的感受,“海棠蕉树凭相赏”,“非雾非烟澹不分”,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也透露出对这种美景难以捉摸、如梦似幻的感受。整首诗通过对景致的细致描述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自然画卷,使人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