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读书万卷破,可怜一字不求饿。块垒惟将杯酒浇,孤咏幽吟少人和。
中年奔走向长安,长安热客冷眼看。往来素心只三四,哀歌击筑相鸣弹。
久之入直中书省,涕长一尺衣衾冷。旋复对策改郎官,不乐文书乐闲静。
翻然便赋《归去来》,老屋数间门不开。家徒壁立何所有,但有及榻青青苔。
忆昔京华暂侨寄,我时幼小犹能记。频向床头索纸笔,东涂西抹供游戏。
悲哉转瞬几经秋,先生修文归玉楼。人间万事半陈迹,如露如电如水沤。
留传手稿千番纸,身后空名惟此耳。诗能穷人穷益工,自古才人皆若是。

诗句

  1. 先生读书万卷破,可怜一字不求饿。 —— 描述的是王谷原比部读书之勤奋和对知识的渴望,即使饥肠辘辘也不放弃阅读。”破”意味着读破万卷,形容其读书之广泛深入。
  2. 块垒惟将杯酒浇,孤咏幽吟少人和。 —— “块垒”指心中的烦恼或未解决的问题,用“杯酒”来比喻以酒消愁的方式;而“孤咏幽吟”则是独自吟唱、低声咏叹,表达孤独和内心的苦闷。
  3. 中年奔走向长安,长安热客冷眼看。 —— 描述了王谷原在中年时期的奔波和无奈,身处喧嚣的长安却如同外来者一般被冷漠对待。”热客”可能指的是忙碌或受关注的访客,而”冷眼”则形容旁观者的漠视或不关心。
  4. 往来素心只三四,哀歌击筑相鸣弹。 —— 强调了与知己交往的稀少,只有三两知己能相互理解和支持,并以悲歌和击筑(一种古代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 久之入直中书省,涕长一尺衣衾冷。 —— 描述长时间在中书省工作后的情感变化,长时间的辛劳导致泪水长流,衣服也因寒冷而感觉冰冷。
  6. 旋复对策改郎官,不乐文书乐闲静。 —— 提到通过考试成为官员后的转变,不再喜欢繁琐的文书工作,而更喜欢悠闲宁静的生活。
  7. 翻然便赋《归去来》,老屋数间门不开。 —— 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想要摆脱世俗纷扰,拥有自己的小屋子,但现实是门关着,无法实现。
  8. 家徒壁立何所有,但有及榻青青苔。 —— 描绘了家中简陋的景象,墙壁空荡荡,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床边覆盖着绿苔的石头。
  9. 忆昔京华暂侨寄,我时幼小犹能记。 —— 回忆过去在北京的生活,自己当时还很年幼,还能回忆起那些事。
  10. 频向床头索纸笔,东涂西抹供游戏。 —— 小时候喜欢拿起纸笔随意涂画,作为娱乐活动。
  11. 悲哉转瞬几经秋,先生修文归玉楼。 —— 感叹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几年过去了,先生最终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

译文

读王谷原比部的遗稿:
他读书非常勤奋,即使是饥饿也不肯停止阅读。
心中的忧愁只能通过饮酒来化解,独自吟唱、低吟浅唱来表达内心的孤独。
在中年时期四处奔波,希望在长安有所建树,但受到冷漠的对待。
与知己交往寥寥无几,只有三两个人能够相互理解并给予支持。
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眼泪流个不停,衣服因为寒冷而感觉冰冷。
经过努力终于得到官职,不再喜欢繁杂的文书工作,而是享受闲暇的宁静。
突然决定写诗归隐,却发现自己居住的地方简陋,没有多余的东西。
回想过去在京城的生活,自己当时还很年轻,能够清楚地记得那时的事情。
经常向床头索取纸笔,随意地画画,作为一种娱乐方式。
悲伤地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先生最终选择回到平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谷原比部生活和心态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勤奋、孤独、坚韧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他的过去和现在,反映了人生的起落和变迁。诗人通过对王谷原比部遗稿的解读,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怀念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