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暝舟初泊,群峰夕照中。
晚烟浮树碧,渔火烧崖红。
流恨无如水,吹愁欲借风。
醉吟何不可,江月故人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泊兰江》。
全诗如下:
兰江
川暝舟初泊,群峰夕照中。
晚烟浮树碧,渔火烧崖红。
流恨无如水,吹愁欲借风。
醉吟何不可,江月故人同。
注释:
兰江:即兰溪。兰溪水从浙江金华流入福建境内,至福州南关入闽江口,因此称此河为兰江。
暝舟初泊:傍晚时分,船才停泊在兰江边。
群峰夕照中:黄昏时分,远处的群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晚烟浮树碧,渔火烧崖红:晚上,兰江边的树林被晚烟笼罩,显得朦胧而美丽;同时,渔船上燃烧着的火光将江边的山石染成了红色,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流恨无如水,吹愁欲借风:作者感叹自己心中的忧愁如同流水一般无法停止,想要借风来吹散心中的愁绪。
醉吟何不可:虽然醉意朦胧,但是作者还是选择继续吟咏诗歌,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江月故人同:作者想象着远方的朋友也在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景,两人一起饮酒作诗,共度良宵。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人在兰江边泊船休息,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繁忙的渔民生活。然而,他也感慨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忧愁。这首诗通过对兰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是杜甫诗歌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