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系南,俗姓张,汀州长汀(今属福建)人。
早岁出家,后见开元潭禅师,又见隆庆闲禅师、仰山伟禅师。
晚游湖湘,入道林元祐禅师之室,得密符心印。
后继祐禅师住持庐山罗汉院。
为南岳下十三世,云居祐禅师法嗣。
哲宗绍圣元年卒,年四十五。
事见《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四《庐山承天罗汉院第九代南禅师塔铭》,《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今录诗四首。
生卒年:1050-1094
释系南,俗姓张,汀州长汀(今属福建)人。
早岁出家,后见开元潭禅师,又见隆庆闲禅师、仰山伟禅师。
晚游湖湘,入道林元祐禅师之室,得密符心印。
后继祐禅师住持庐山罗汉院。
为南岳下十三世,云居祐禅师法嗣。
哲宗绍圣元年卒,年四十五。
事见《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四《庐山承天罗汉院第九代南禅师塔铭》,《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今录诗四首。
生卒年:1050-1094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禅不禅,道不道,三寸舌头胡乱扫。” - 注释:这里用“三寸舌头”形象地比喻口才、言辞或言语。"胡乱扫"则暗示着这些语言在没有实质内容的情况下被随意使用。 - 赏析:这句话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于空洞无物的言论的批评,强调真正的学问和修养需要深厚的内涵和实际行动,而非仅仅依靠华丽的言辞。 第2句:“昨夜日轮飘桂花,今朝月窟生芝草。” - 注释
【注释】 临终偈:临死的诗。 罗汉:佛家指已经成就正果的圣人。 倒骑铁马:传说罗汉骑着一匹能飞的铁马,可以逆天而行。 须弥:印度神话中的最高山峰,佛教认为它是世界的中心。 踏破虚空:形容罗汉神通广大,能逆天而行。 朕迹:我的脚印。 【赏析】 这首诗是佛教徒临死前念诵的遗言,表达了他们对生死轮回的超脱和对佛祖的敬仰。 首句“罗汉今日”,指的是佛教中的圣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菩萨或者佛陀
【注释】 乌巾:用黑色丝巾包头。白襕:白色衣襟。黄陂:地名,在今武汉市西南。 翠霭:形容山色浓绿迷蒙。 赏析: 首句写自己的装束与居处,“乌巾”和“白襕”是古代读书人的装束,“山房”表明自己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次句以设问的方式,表示自己借给张戒一年的时间,来共同探讨学问、研究佛经。 末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说时路”三字领起,说明自己与张戒相别时的情景。“说时路”即“说归期”
注释:你到庐山时,山也到了你那里,还有谁要去庐山? 出门问取岭头风,大道腾腾无本据。 译文:你来到庐山时,山也到了你那里,还有谁会去庐山? 一出门就询问岭头的风向,但大路空空荡荡,没有根据。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后,自己孤独的心境。首句“汝到庐山山到汝”以拟人手法写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庐山之静谧与幽深。次句“更谁别我庐山去?”以反诘的方式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
欧阳辟是宋代的诗人。在宋代,诗坛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其中欧阳辟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的生平、成就和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字晦夫,是广西灵川人,生于仁宗至和年间,卒于哲宗元祐六年。他不仅是宋朝的诗人,还是一位进士,曾于雷州石康担任地方官员。欧阳辟的一生虽清贫,但他乐于与琴书为伴,这种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成为了人们传颂的楷模
苏良是宋代诗人,字尧臣,来自广东广州的番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诗作,其中《竹隐精舍》和《七星岩纪胜》等作品,展现了他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苏良在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及第,尽管其仕途并不顺畅,但他并未放弃诗歌创作。在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他曾担任肇庆府知州,这一时期的创作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