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驹曾号蚁,白鸟亦称蚊。
种本从鷏出,名还与鹭分。
蝇头同取象,豹脚独成文。
异论思巢睫,残碑记露筋。
负山真有力,列市竞为群。
雨陨常千点,雷轰忽一军。
乍疑歌翯翯,讵意睹棼棼。
除恶由来尽,何防毒草熏。
【注释】
- 元驹:指马名。
- 白鸟得蚊:即《白鸟赋》的“蚊”,是说白鸟得蚊,也就是白鸟捕蚊。
- 蚁:蚂蚁。
- 鷏(yī):一种小而美丽的水鸟。
- 蝇头:苍蝇头部。
- 豹脚:虎豹的脚。
- 巢睫(chài):用羽毛制成的假眉,代指蝉。
- 露筋:露在外的筋骨,指蛇,因蛇蜕皮时露出的筋。
- 负山:背负大山。
- 列市:集市。
- 雨陨:下雨时雨水落下。
- 棼棼(pén pén):形容杂乱。
- 翯(bēng):大雁。
- 毒草熏:毒草的气味能熏死许多昆虫,这里用来比喻害人的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白鸟、蚊、蚁、鷏、蝇头、豹脚、蝉、蛇、露筋等动物为对象,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些事物的看法和情感。
首联:“白鸟得蚊字,元驹曾号蚁。”这两句是对白鸟和蚊的描述。白鸟得蚊字,意味着白鸟捕蚊,这是白鸟的一种习性。元驹曾号蚁,指的是蚂蚁的名字。这里的“蚁”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蚂蚁,而是比喻白鸟的一种特性。
颔联:“种本从鷏出,名还与鹭分。”这两句是对白鸟的进一步描述。种本是鷏,也就是说白鸟的来源是鷏。而其名字则与鹭有相似之处。这里的“鹭”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鹭鸶,而是借用来形容白鸟的一种特性。
颈联:“蝇头同取象,豹脚独成文。”这两句是对白鸟的进一步描述。蝇头和豹脚都是白鸟的显著特征,而蝇头和豹脚也都有各自的寓意和象征。这里的“象”和“文”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意象和文字,而是借用来形容白鸟的特征。
尾联:“异论思巢睫,残碑记露筋。”这两句是对白鸟的一种感慨和思考。异论者认为白鸟像蝉,而残碑则记录了蛇蜕皮时的筋络。这里的“巢睫”和“露筋”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睫毛和筋络,而是借用来形容白鸟的一种特性。
整首诗通过对白鸟的描绘和对其特征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事物的观察和感悟。同时,通过引用典故和典故中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使得诗歌更有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