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事总学模糊,却喜登临兴未孤。
脚底但愁千嶂少,胸中翻怪一尘无。
难消结习冰藏壑,顿扫疑团雪见炉。
心迹惟君知我久,三年前写《退居图》。
【注释】
次:跟随。韬庵:作者友人张韬庵的号。见赠韵:是说张韬庵赠给我一首诗,我即兴作了一首答他的诗。次,跟随;韬庵:作者友人的号;见赠韵:指张韬庵赠给作者的一首诗,作者作此诗以答之。次:跟从。学模糊:指学道、修道时,对世事、名利等看得不清楚。却喜:却感到很高兴。登临兴未孤:登上高处,兴致勃勃,没有消减。脚底但愁千嶂少:脚下只担心山峦太多。嶂:山峰。胸中翻怪一尘无:心中却觉得一片清静。胸中:心里,这里指人的心境。翻:反而(反)。怪:惊奇,诧异。结习冰藏壑:积习深藏于内心深处,犹如冰封在山壑之中,难以清除。结习:积习。冰:比喻积习深重难除。顿扫疑团雪见炉:突然扫荡心中的迷雾,就像雪在阳光下显现一样。顿扫:突然扫除。疑团:疑虑和困惑。雪见炉:像雪在阳光下显现一般。心迹惟君知我久:只有你了解我的心迹很久了。心迹:指自己的思想、行动和志向等。惟:只有。君:代词,指作者的朋友张韬庵。知我久:知道得早。三年前写《退居图》:这是作者在三年前画的一幅《退居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张韬庵的一首酬答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登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对修道、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名利等世俗之事淡薄的态度。
首联“年来事总学模糊,却喜登临兴未孤”,诗人感慨自己多年来一直学习修行,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每当登高远望时,心情总是十分舒畅,没有消减。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修道修行的执着追求,也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颔联“脚底但愁千嶂少,胸中翻怪一尘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人站在山顶,俯瞰脚下的千峰万壑,心中却觉得一片清静,仿佛所有的纷扰和烦恼都已经消失。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颈联“难消结习冰藏壑,顿扫疑团雪见炉”,诗人继续描绘了自己的感受。由于积习深重难以清除,诗人常常感到困扰和疑惑。然而,当他看到雪在阳光下的反射,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如同雪在阳光下显现一般。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积习和疑惑的克服过程,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成长。
尾联“心迹惟君知我久,三年前写《退居图》”,总结了全文。诗人表示,只有你了解我的心迹已经很久了。三年前,我曾画过一幅《退居图》,那是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句诗既是对朋友的感谢和敬意,也是对自己过去经历的总结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登山时的感受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于修道、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和内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