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斜雨细一帆轻,又向山阴道上行。
若到香炉峰背后,伤心莫听杜鹃声。
群山秀簇古云门,佛阁镫微影渐昏。
知否故人头尽白,不谈往事已销魂。
玉笥山空宝镜寒,无人击竹笥栏干。
惟遗挂锡松千尺,化作蛟龙月上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送月堂之云门扫古岩塔
释义:在云门山扫去古代的岩石塔。
译文:在云门山扫去古老的岩石塔。
注释:云门山,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境内的一座山峰。扫,指清除或扫除。古代岩石塔,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建筑遗迹。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诗人用“云门”作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风斜雨细一帆轻,又向山阴道上行。
释义:风斜雨细,一叶小舟轻如鸿毛,再次踏上那曲折蜿蜒的山道。
译文:微风吹拂着细雨,一叶小舟轻轻漂浮,继续向着山路前进。
注释:山阴道,指的是山中弯曲曲折的山路,常常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乘舟行进的场景,通过“风斜雨细”和“一帆轻”等词语,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
若到香炉峰背后,伤心莫听杜鹃声。
释义:如果到达了香炉峰的背后,不要听到杜鹃鸟的啼鸣,以免引起伤心。
译文:如果到了香炉峰背后的深处,请不要听到杜鹃鸟的啼声,以免触动伤感之情。
注释:香炉峰,是中国浙江省天台县的一座著名山峰,以其形似香炉而得名。杜鹃鸟,一种鸟类,其叫声常被用来比喻哀婉的歌声。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情感的敏感和脆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诗人选择在香炉峰的背后倾听杜鹃鸟的啼鸣,可能是因为那里有他特别想要寻找或者体验的情感。
群山秀簇古云门,佛阁镫微影渐昏。
释义:群山秀丽簇拥着古老的云门,佛阁上的灯笼微亮,光影逐渐昏暗。
译文:群山美丽地环绕着古老的云门,佛阁上的灯笼微微发出光亮,光影开始变得暗淡。
注释:群山、古云门和佛阁都是具体的景物,分别代表了山、云门寺以及寺庙中的建筑物。镫,指古代寺庙中用于照明的灯具,这里特指佛阁上的灯。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景象,通过“群山秀簇”、“古云门”和“佛阁”等词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知否故人头尽白,不谈往事已销魂。
释义:是否知道我的老朋友都已经白发苍苍,不再谈论过去已经让人心神不宁。
译文:是否知道我的老朋友都已经满头白发,不再谈论过去已经让人感到心痛。
注释:故人,指的是老朋友。头尽白,指年岁增长,发色变白。销魂,形容极度悲痛或者心神不宁的状态。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与老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白发”和“销魂”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玉笥山空宝镜寒,无人击竹笥栏干。
释义:玉笥山顶空旷如明镜般寒冷,没有人击竹子做成的栏杆。
译文:玉笥山高耸入云,山顶如同明净的镜子一样寒冷,没有人来敲竹子制作出栏杆。
注释:玉笥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境内的一座高山。宝镜,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明净的镜子一样。击竹笥栏干,指的是敲击竹子制成的栏杆。
赏析:此句描绘了玉笥山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通过“空”“寒”和“无人击竹笥栏干”等词语,展现了一幅寂静而神秘的山景画面,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惟遗挂锡松千尺,化作蛟龙月上蟠。
释义:只有遗留下来的挂锡松有一千尺长,它化作了一只蛟龙盘绕在月亮上。
译文:只剩下那些挂锡的松树有一千尺那么高,它们变成了一条条蛟龙盘绕在明亮的月光中。
注释:挂锡,佛教用语,指的是僧侣剃去头发后留下的锡杖,象征着修行者的身份。千尺松,形容挂锡松非常高大。蛟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此处用以比喻挂在月亮上的松树。
赏析:此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挂锡松的美丽和神秘。通过“惟遗”、“化作”等词语,展现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面,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