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梦感千春,封侯骨已尘。
笳悲出塞曲,石化望夫身。
属国终逃汉,长城痛筑秦。
至今阴岭雪,犹照远征人。

这首诗的原文是:

塞外曲五首

闺中梦断千春事,封侯骨已为尘。

笳声悲响出塞外,石化望夫身犹存。

诸国终逃汉朝辖,长城痛筑秦时基。

至今阴岭雪犹亮,照耀远征人归来。

逐句解释如下:

  • 第1句“闺中梦断千春事”,描绘了闺中女子在梦中与过去的美好时光隔绝,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青春的消逝。
  • 第2句“封侯骨已为灰”,表达了女子对功名富贵的渴望,但最终却化为尘土,意味着功成名就后的虚无感。
  • 第3句“笳声悲响出塞外”,通过描写塞外吹奏的悲壮笳声,表现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和战争的残酷。
  • 第4句“石化望夫身犹存”,以“望夫石”为象征,展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对爱情的坚持。
  • 第5句“诸国终逃汉朝辖”,表达了对于国家分裂的无奈和对于统一的愿望。
  • 第6句“长城痛筑秦时基”,以长城为背景,反映了秦朝时期的壮丽与凄凉,以及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
  • 第7句“至今阴岭雪犹亮”,通过描写阴山之巅的积雪,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第8句“照耀远征人归来”,寓意着无论经历了多少艰辛和磨难,只要坚持不懈,终将迎来胜利和团圆的时刻。

译文:
闺中女子梦断千年,功名早已化为尘土;
塞外的笳声悲凉,仿佛在诉说着战火纷飞的故事;
那些曾经被石化成石头的恋人,如今依然屹立在寒风中;
那些曾经背叛汉王朝的诸侯,终究无法逃避历史的审判;
长城上的残砖断瓦,见证了秦时的辉煌与沧桑;
而今,那阴山之巅的积雪,依旧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照亮了归来的远征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对往事的回忆、对功名的向往以及对亲人的思念。通过对塞外风光、历史遗迹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珍视以及对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