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州四面印沧沙,南北东西此上楂。
江石中流支砥柱,海田闹市走生涯。
风前歌棹频依岸,月下渔灯半是家。
领取登临新景胜,依稀桑梓旧繁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浏览选项,把握诗歌内容,最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尾联写事,以景衬人,以人映物,情景交融。

译文:

鹭州四周被沙洲环绕,南北东西四面都有沙滩。江水在中间流淌形成一座座礁石,大海中的农田喧闹繁华。

在风浪中船桨频频地依靠着河岸,在月光下渔人的灯光映照半边村庄。

领受登临新景色的胜趣,仿佛回到了桑梓旧时繁荣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之作,诗人站在鹭州之巅,放眼望去,四顾皆为沙洲,于是发出“南北东西此上楂”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对鹭州的熟悉和喜爱,也表达了作者欲与此地永别的伤感之情。

颔联写景,颔联“江石中流支砥柱,海田闹市走生涯。”意思是:江水在中间流淌形成一座座礁石,大海中的农田喧闹繁华。江石是自然景观,而礁石却是人工建筑,两者都是鹭州的重要标志。这里诗人把江石比作砥柱,用“支”字,说明礁石屹立于江心,形象生动;“走生涯”是说农田繁忙。这两句既点出了鹭州的特点,又暗含着诗人对于鹭州这片土地深深的依恋之情。

颈联写人在景中。颈联“风前歌棹频依岸,月下渔灯半是家。”意思是:在风浪中船桨频频地依靠着河岸,在月光下渔人的灯光映照半边村庄。风前歌棹频依岸,写出了鹭州夜晚渔人捕鱼的情景;月下渔灯半是家写出了夜归渔人回家的情境。“风”指海上吹来的风,“棹”即船桨。“依岸”就是靠着岸边。这句诗写的是鹭州海边的渔船在夜晚归来的场景。“频”字写出了渔船归来的次数之多,“月下”写出了归来的时间是晚上。“渔灯”指的是渔船上的灯火。“半”字写出了渔船上渔火数量的一半。“家”字写出了渔人们回家的地方。这句诗写出了鹭州海边渔民们劳作归来的情形。

尾联写事。尾联“领取登临新景胜,依稀桑梓旧繁华。”意思是:领取登临新景色的胜趣,仿佛回到了桑梓旧时繁荣的景象。“领”字写出了诗人登高之后的喜悦心情,“新景胜”指的是新的风景胜地。“领”字写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桑梓”指故乡,“旧繁华”指故乡的繁荣景象。“依稀”写出了故乡的繁荣景象已经模糊难辨。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鹭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家乡美景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即将离别故乡时的伤感之情。

【答案】

登鹭州

鹭州四面印沧沙,南北东西此上楂。

江石中流支砥柱,海田闹市走生涯。

风前歌棹频依岸,月下渔灯半是家。

领取登临新景胜,依稀桑梓旧繁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