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笔珊瑚得未曾,敢拈枯管溷徐陵。
有成应类题桥客,无味偏流退院僧。
不称乘轩棱骨鹤,徒痴钻纸出头蝇。
此心莫讶寒于水,一点灵犀一片冰。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杂诗平韵
架笔珊瑚得未曾,敢拈枯管溷徐陵。
有成应类题桥客,无味偏流退院僧。
不称乘轩棱骨鹤,徒痴钻纸出头蝇。
此心莫讶寒于水,一点灵犀一片冰。
译文:
架笔珊瑚得未曾,敢拈枯管溷徐陵。
有成应类题桥客,无味偏流退院僧。
不称乘轩棱骨鹤,徒痴钻纸出头蝇。
此心莫讶寒于水,一点灵犀一片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物品的描述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以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悟。
首句“架笔珊瑚得未曾”,诗人通过架笔和珊瑚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写作的态度和决心。他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就像架上的珊瑚一样,虽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但他有信心有一天能够绽放出光彩。
次句“敢拈枯管溷徐陵”,诗人用“拈”字来形容他拿起笔的动作,而“枯管”则代表了他的写作工具。这里他借用了徐陵的典故,表示自己虽然拿起笔,但却没有勇气去书写。
接着三、四两句“有成应类题桥客,无味偏流退院僧”,诗人通过对桥客和退院僧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拥有成就,而在于是否能够保持初心和坚持到底。这里的“退院僧”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五、六两句“不称乘轩棱骨鹤,徒痴钻纸出头蝇”,诗人通过棱骨鹤和出头蝇的比喻,表达了对自己才华和努力的评价。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如同棱骨鹤一般高超,但只是被埋没在书本中;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徒劳无功,如同出头的苍蝇一般。
最后两句“此心莫讶寒于水,一点灵犀一片冰”,诗人通过对水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坚定和纯净。他认为自己的内心如同寒水一样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则如同一块冰,坚硬而不可摧毁。
这首诗以咏物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比喻的使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