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文光达上台,秋高直射斗牛来。
导河西授传家钵,学海东抡华国才。
十载砚穿磨日月,双锋匣出鼓风雷。
是龙露角观初变,拔浪端应奋锦回。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分析概括。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

“丁巳”,即清光绪五年;

(2)

“悬弧”指结婚时举行的一种仪式;

(3)

“长郎达卿”是作者的堂弟,字达卿;

(4)

“双喜”,即作者的堂弟,字双喜。

译文:戊午年秋年兄林炜如新婚时张灯结彩,新郎官长郎达卿与弟弟静有在台厦游泮,双双喜事。

(5)

万丈文光达上台,秋高直射斗牛来,意指文章高照,直上九天;

(6)

导河西授传家钵,学海东抡华国才,意指传授家业,发扬光大;

(7)

十载砚穿磨日月,双锋匣出鼓风雷,意指十年磨剑,锋芒初露;

(8)

是龙露角观初变,拔浪端应奋锦回,意指龙腾虎跃,奋发向前,终成大业。

赏析:

这首诗写于清光绪五年秋,作者的堂弟长郎达卿与弟弟静有在台厦游泮,双双喜事。诗人借景抒情,以喜庆之象喻兄弟二人之德才,表现了诗人对堂弟才华的赞赏之情。首联写新婚之喜,颔联赞其学识渊博,颈联赞其刻苦勤勉,尾联愿其前程似锦。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情感真挚深厚。

【答案】

(1)(2)(3)

“丁巳”,“戊午”,分别为光绪二年、五年;

(4)

“悬弧”,“长郎达卿”,“双喜”为作者的堂弟;

(5)

“万丈文光”“秋高”“斗牛”,意为文章高照,直上九天;

(6)

“西授”“东抡”“学海”“华国”,意为传授家业,发扬光大;

(7)

“十载砚穿”“双锋匣出”,意为十年磨剑,锋芒初露;

(8)

“是龙露角”“拔浪端应”意为龙腾虎跃,奋发向前,终成大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