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家在水云乡,偶合萍踪到海疆。
我愧非师徒日长,君真好友可年忘。
相投臭味黏胶漆,共溯元胎认梓桑。
从此金兰添簿录,芳名告祖又焚香。

诗句解析

1 第一句: “伊人家在水云乡”

  • 注释: 伊家,指代诗人的朋友或知己。水云乡,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暗示了朋友的居所如仙境一般,让人流连忘返。
  1. 第二句: “偶合萍踪到海疆”
  • 注释: 萍踪,喻意漂泊不定的行踪。偶合,表示偶然相遇,巧合。海疆,代表广阔的地域,这里指涉的是友人居住之地的辽阔。
  1. 第三句: “我愧非师徒日长,君真好友可年忘”
  • 注释: 师傅和徒弟的关系在这里似乎被超越,表达了一种对朋友深厚情谊的感慨。“日长”可能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友情越发深厚。“君真好友”,直接称赞对方为真正的好朋友。
  1. 第四句: “相投臭味黏胶漆,共溯元胎认梓桑”
  • 注释: 这句话通过比喻,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比作胶漆(粘合剂)和油漆(涂料),形容他们之间紧密无间的关系。同时,提到追溯根源,即像辨认出梓树和桑叶一样去认识对方,强调两人关系之深、之久。
  1. 第五句: “从此金兰添簿录,芳名告祖又焚香”
  • 注释: 金兰,常用来形容深厚的友谊,如金石般坚固。簿录指的是记录,这里指记录这段珍贵的友情。芳名,美好的名声,此处指友人的名字。告祖,意为告知祖先,表达对这段友谊的重视与传承。焚香,传统习俗中的一种仪式,寓意对友情的虔诚祝福。

译文

伊人家在水云乡,偶尔相遇到天涯。
我惭愧不是师徒友,你真是朋友可忘记岁月。
相投臭味黏胶漆,共溯元胎认梓桑。
从此金兰添簿录,芳名告祖又焚香。

赏析

这首诗以流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开篇便用自然美景作为背景,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悠远的氛围。随后四句则细腻地勾勒了二人相聚的场景和相互之间的深厚情感。最后两句则通过增添记录和焚香的仪式,彰显了这份友情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尊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表现友情之美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