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寄托在尘寰,若梦欢娱了不关。
偶向闹中聊取静,或从忙里且偷闲。
青天亦物归于尽,白发催人去不还。
秉烛夜游良有以,名言千古破痴顽。

【解析】

此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写法和含义的理解。注意根据语境理解“名句”的含义。本诗为七律,押平声韵,要注意“闲”“还”两字的读音。

浮生寄托在尘寰,若梦欢娱了不关。

偶向闹中聊取静,或从忙里且偷闲。

青天亦物归于尽,白发催人去不还。

秉烛夜游良有以,名言千古破痴顽。

(1)

“浮生”,指人生短暂如梦幻一般;“寄寓”,寄托;“尘寰”,尘世,人间。

(2)

“若梦”,像梦境一样虚幻;“欢娱”,快乐、高兴。

(3)

“偶”,偶然;“聊”,暂且;“取”,求得;“静”,寂静,宁静;“闹中”,喧闹之中,热闹的地方。

(4)

“物”,万物;“归”,归宿,终归;“尽”,结束。

(5)

“白”,白色;“发”,头发;“催”,催促,使……快去;“去”,离开。

(6)

“良有以”,确实有道理;“持”,持着;“烛”,“点着蜡烛”;“游”,漫游。

赏析:

首联:诗人借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短暂的感叹。

颔联:诗人在繁华喧嚣的环境中寻求片刻的宁静,或者在忙碌之余找些闲暇时光。

颈联:诗人感慨宇宙万物终将归于毁灭,年华易逝,光阴如流水般匆匆逝去。

尾联:诗人用“秉烛夜游”比喻自己的行为,认为这样的行为确实有道理,并且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这个道理。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打破那些愚蠢的人的固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