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洞行云过虎溪,双峰竞秀望中迷。
游山要有论山识,到此名山试品题。
注释:从鹿洞经过云过虎溪,双峰争艳让人望而迷。游览山水要懂得欣赏山水,来到这著名的山要好好品题。
赏析: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诗。
鹿洞行云过虎溪,双峰竞秀望中迷。
游山要有论山识,到此名山试品题。
注释:从鹿洞经过云过虎溪,双峰争艳让人望而迷。游览山水要懂得欣赏山水,来到这著名的山要好好品题。
赏析: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诗。
这是一首七绝,其结构为四句,每句都由五个字组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中秋出闱夜游三山: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月亮节,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赏月、观灯等活动,而“出闱”则意味着结束了考试的旅程。这句诗描述了在中秋节夜晚,作者离开考试场所,开始游览三山的情景。 2. 七艺今朝满:这里的“七艺”指的是古代的七门学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诗等
【注释】 1. 写怀:即“抒怀”,抒发情怀或感慨。 2. 病久如曾愈:意思是说,病得久了,好像已经好了一样。 3. 愁多不觉添:意思是说,忧愁多了,好像不感到增加一样。 4. 姜性辣,敢比谏书严:意思是说,我的脾气像姜一样辛辣,敢于和那些谏书严厉的人相比。 5. 但拙蝇头逐,休生雀角嫌:意思是说我的笨拙如同苍蝇追逐食物时那样,不要因为我的不足而产生嫉妒。 6. 请看时序变,犹自有凉炎:意思是说
村居晚兴 村居风景古,晚兴尚依依。 残照疏林合,微昏远岫围。 杖头逢叟话,牛背认童归。 薄暮谁家读,寻声且扣扉。 注释: - 村居风景古:村居的风景十分古老。 - 晚兴尚依依:傍晚的兴致仍然萦绕心头。 - 残照疏林合:夕阳斜照在稀疏的树林里。 - 微昏远岫围: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微光中显得朦胧。 - 杖头逢叟话:在路上偶遇一位老人交谈。 - 牛背认童归:在牛背旁辨认出一群孩子回家的身影。 -
【注】: 1. 买隐:指隐居生活,即退隐。 2. 山林:泛指幽深的山林,这里代指隐居之所。 3. 云烟密且深:意指山林中云雾缭绕,显得深邃莫测。 4. 松根:意指树木的根部,常用于比喻人的根基或精神。 5. 晚节:意指晚年或晚期的生活阶段。 6. 芦叶淡秋心:意指秋天时芦苇的颜色,象征心境的淡泊和宁静。 7. 补屋蔽风雨:意指修补房屋以抵御风雨,形容隐居生活的简朴。 8. 拥书罗古今
与施乃庚、郭乃承、李尔冲登乌石山 听闻说乌山景色优美,我们相约踏足其中。 临近城市没有嘈杂市声,进入寺庙便有禅意萦绕。 百道阶泉古旧,千重美景环绕如锦绣般。 攀登山顶只为欣赏风景,戴月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注释: - 乌山:即乌石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因其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著名。 - 相邀踏翠微:相互邀请去探寻那翠绿的小山。 - 无市气:指靠近城市的地方没有喧闹的市井气息。 - 有禅机
胜会烂重阳,金铺满地黄。 鹤林花女寺,雁阵水云乡。 韵事题糕壮,风流落帽狂。 茱萸都插遍,雅爱酒杯香。 注释: 1. 胜会:美好的聚会。 2. 烂重阳: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3. 金铺:指铺满了黄金的屏风或装饰品,此处形容节日的气氛。 4. 鹤林花女寺:指寺庙的名字为“鹤林”和“花女”,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地方。 5. 雁阵水云乡
【赏析】 此诗描绘了小西湖美景。首联写湖面景色,次联写地利人和,三联写湖光水色,四联写楼亭新荷,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游小西湖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摇波红雾皱,转棹绿阴斜。 四望楼亭畔,新荷面面花。 注释: 1.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这句诗意在描写西湖的美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作一样,给水面增添了色彩和美感。 2.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贫士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本是贫非病,翻因病更贫。 - “本是贫非病”:意思是说诗人本就贫困,并不是因为生病才更加贫穷。 - “翻因病更贫”:表示由于疾病,诗人的贫困状况变得更严重了。 2. 饥怜疏食乐,寒觉缊袍亲。 - “饥怜疏食乐”:在饥饿时,即使吃着粗糙的食物也感到快乐。 - “寒觉缊袍亲”:在寒冷中,即使穿着破旧的衣服也感到亲切。 3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梦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癸酉年冬夜,孩子入梦哭着成歌。 痛苦地隔着阴阳之界,频繁地在梦里寻找。 已经埋葬了孩子的尸体,却仍然爱着亲人的心。 烛光下的影子增添了悲哀的泪滴,蟋蟀的鸣叫声伴随着苦吟。 怎么能忍受枕边被推起,寒冷侵袭更加凄绝。 译文: 在冬季的一个夜晚,孩子的哭声让陈梦雷入梦哭泣成了一首诗。他深感悲痛之情,仿佛隔开了阴阳两界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 来朝卜天气,犹未定晴阴。 注释: -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过了几天,秋天的景色已经消失,冬天的气息逐渐显现。 -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天地间仿佛都回归到了衰老的状态,风吹过枯黄的树木,让人感到心中的寒冷。 -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梦境破碎,诗人的诗魂也随之归来,然而愁绪缠身,使得酒力难以支撑。 -
注释: - 望云顶岩 - 绝顶名岩结佛区 - 诸峰罗列势全趋 - 云中楼阁烟中树,一幅天生万变图 译文: 在山顶上,有一座著名的山峰,是佛教的圣地。周围群山环绕,形成了完整的山脉。云雾缭绕之中,楼阁和树木若隐若现,仿佛是大自然天生的万变图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位于山顶,被称为“绝顶名岩”。这座山是佛教的圣地,周围的群山环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山脉。云雾缭绕之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进行概括和分析。 本诗为悼念亡友之作。全诗语言平易而含蓄深沉。首句以花喻人,暗寓其人之才高而遭际不幸。次句写其剪烛夜吟,表现了其对亡友的怀念之情。第三句写自己今夜吟尽思君之句
【注释】 瀛州:今河北河间。 君回:您回来吧。守故宫:守卫皇宫。 闻道:听说。 魂消:指灵魂消散。 应:应当、应该。 前身:前世。 侍书童:侍奉皇帝的童仆。 【赏析】 《挽亡友李瑾卿》是一首悼念友人的七绝。全诗语言平易,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首句“天书一夜到瀛东”,意为天上的圣旨一夜之间降临到了瀛州(今河北河间),这显然是对亡友李瑾卿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这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句运用的手法。 “蒙蒙烟雨碧沙流”:蒙蒙的细雨在飘洒,碧绿的水沙在流动。这一句写诗人在渡口等待的情景。蒙蒙的细雨,迷蒙了视线,笼罩着天地;碧绿的水沙,流动不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古道苔深石骨愁”:古老的石路长满青苔,石头上布满皱纹
【注释】 牡丹花下:指春天的花园。柳梢头:形容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烂:满。 黑甜:香甜而醉人,比喻甜美的爱情或幸福生活。何境界:哪里的境界,如何的境地。 春风:这里指春天的气息。扬州:扬州是古都之一,这里借指美好的事物或地方。 【赏析】 此诗描写了在春天,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欣赏着春天的美丽,享受着春天的幸福。整首诗歌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1 九十春光剩已希,春情欲别尚依依。 - 关键词:“九十”,“春光”,“春情”,“欲别”, “依依”。 - 注释:春天的景色已经十分丰富(“九十”)。春天的气息虽然浓郁(“春光”),但春天的美景即将离去(“春光剩已希”)。春天的情感(“春情”)将要离别,但仍依依不舍(“春情欲别尚依依”)。 - 赏析:诗人在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以及春天即将结束的哀伤。 2. 香风且莫催春去,容我吟诗送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