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水水倒行,三日不抵临川城。天空野旷人烟断,沧波浩浩孤舟横。
回首白云凝不飞,忆昨长跪牵爷衣。爷年渐老儿远去,膝前谁问寒与饥。
欲语妻孥转呜咽,十口从此隔风雪。已怜长安不易居,更堪贫贱难为别。
十年琴剑西复东,三百六旬如转蓬。出门即是客,远近将毋同。
何独此别心忡忡,江上严寒晚来作。呼僮暖酒斟复酌,醉不成欢卧未能,坐看纷纷雪花落。

【注释】

①苦寒行:乐府古题。本篇当是诗人于长安客中所作。

③水倒行:水流逆行,形容水势很大。

④临川城:地名,在今江西临川县附近。

⑤沧波浩浩:沧,沧浪,大波浪;浩浩,广大无边无际的样子。

⑥孤舟横:形容人漂泊无依。

⑦回首白云凝不飞:回头望着天上的白云,想它为什么不飘起。

⑧忆昨长跪牵爷衣:回忆以前自己常常牵着父亲的衣襟下跪。

⑨膝前谁问寒与饥:膝前,代指子女;谁问,指谁关心自己的冷暖。

⑩欲语妻孥转呜咽:欲,想要;妻孥,妻子儿女;呜咽,声音低沉而悲伤地哭泣。

⑾十口:全家十口人。

⑿已怜长安不易居:已,已经;怜,怜惜;长安,古称西京,是唐代的首都。作者曾长期寓居长安,故云此。

⒀更堪贫贱难为别:更,何况;堪,能承受;为别,离别。

⒁十年琴剑西复东:琴和剑是文人雅士常用来象征才情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作者长期在外地漂泊,不能像古人那样归隐山林。

⒂三百六旬如转蓬:三百六个月里,就像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⒃出门即是客:出门就成为客人了。

⒄远近将毋同:近处的人和远处的人,没有相同之处。

⒅何独此别心忡忡:为什么唯独这次分别时心情如此不安呢?

⒆江上严寒晚来作:江上寒冷到了晚上更加严重。

⒇呼僮暖酒斟复酌:叫仆人拿来酒杯,倒上酒又斟满再喝。

(21)坐看纷纷雪花落:坐着看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艰苦的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言志。

“朔风卷水水倒行,三日不抵临川城”两句写景极富特色,把风雪的威力和河面的形势描写得十分生动。“朔风卷水水倒行”,风力强劲,连河水都被吹得逆流向上,三天也赶不上临川城。“天空野旷人烟断”,由于风太大,天太暗,人烟稀少,一片荒野景象,使人感觉天地苍茫、寂寞凄清。“沧波浩浩孤舟横”,水波浩渺无边,只有一只孤舟横渡在水上,显得非常凄凉。以上三句写景,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令人产生一种苍凉悲壮的感觉。

“回首白云凝不飞,忆昨长跪牵爷衣”二句写情,感情深沉。诗人站在河边回望天空中的白云,觉得它们一动不动,似乎都不愿飞走。他想到以前经常跪在祖父面前拉着祖父的衣服,如今祖父已经年老体衰,自己离家越来越远,再也听不到祖父的叮嘱和教诲了。“爷年渐老儿远去,膝前谁问寒与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边塞士兵的辛劳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只能强忍饥饿和寒冷。

“欲语妻孥转呜咽,十口从此隔风雪”二句写家室之思。诗人想到家中妻儿老小,他们不知道丈夫在外的情况如何,也不知道今后的日子会怎么样。现在他们只能隔着风雪互相问候,但也无法听到彼此的声音。这种思念之情深深地打动了诗人的心弦。

“已怜长安不易居,更堪贫贱难为别”二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唐代的首都,繁华热闹,但诗人却觉得那里生活不易居住,更何况自己现在又是穷困潦倒,所以难以面对家人告别。

“十年琴剑西复东,三百六旬如转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十年来,诗人一直在外地奔波,无法归隐山林。现在又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去。这些年来,他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不知所终。

“出门即是客,远近将毋同”二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出门在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客人;无论是在近处还是远方的人们,都没有相同之处。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让诗人感到十分痛苦。

“何独此别心忡忡,江上严寒晚来作”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眷恋。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要离别呢?现在天气这么冷,外面一片荒凉,让人心里更加难受了。

“呼僮暖酒斟复酌,醉不成欢卧未能”,这两句写诗人借喝酒来排遣心中的愁闷。他叫仆人拿来酒壶,倒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来喝,希望这样能够使自己醉醺醺地高兴起来。然而酒并不能让他开心,只能让他更加难过。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

“坐看纷纷雪花落”,这最后一句写诗人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下的情景,心中更加伤感和无奈。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就像他的泪水一样,不断地从眼角滑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