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江水摇山绿,千峰万峰排云出。
一夜仙风吹雪来,苍崖千尺削寒玉。
仙人腰绾凌云绶,夜向檐前摘星斗。
朝来爽气满帘栊,妙语天然夺山秀。
我自云间窥凹凸,神随佛现同飞越。
相期明岁杏花天,策杖来攀金顶月。
【译文】
玻璃江水摇曳山峦绿,千峰万峰排云而出。
一夜之间仙人吹来仙风,苍崖千尺如削出寒玉。
仙人腰间系着凌云的绶带,夜晚摘星斗于屋檐前。
清晨的清风满帘栊,妙语自然胜似山峰秀。
我自云间窥视高低凹凸,神随佛出现时飞越。
相约明年杏花天,拄杖攀登金顶月。
注释:
峨山(今四川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著名的风景区和佛教胜地。此诗当作于此。翰臣学博:指张翰,字士衡,东汉人,官至太中大夫。因见秋风起思故乡之鲈鱼脍而归,作《赠别》诗曰:“吾闻贫在外者,若衣漏冠,望尘而归。今子尚安得此?”后遂以“翰臣”为思乡之人的代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张籍对峨眉山景色的描绘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富有诗意。
首联写峨眉山的壮丽。“玻璃江水摇山绿”,用“摇”字形象地写出了峨眉山的山体在江水的映衬下呈现出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千峰万峰排云出”,则进一步描绘了峨眉山的险峻、高耸入云的特点,给人以震撼之感。
次联写峨眉山上的奇景。“一夜仙风吹雪来”,将峨眉山的寒冷气候与仙人的降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感到神秘而又宁静;“苍崖千尺削寒玉”,则更加生动地描绘了峨眉山陡峭的山峰,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写仙人的形象和活动。“仙人腰绾凌云绶”,用“绾”字形容仙人腰间系着的绶带,形象地描绘了仙人飘逸、潇洒的气质;“夜向檐前摘星斗”,则更突出了仙人的神通广大,可以摘取天上的星星。
颈联写诗人自己对峨眉山的喜爱之情。“我自云间窥凹凸”,用“窥”字写出了诗人站在云端之上,俯瞰峨眉山的情景;“神随佛现同飞越”,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的深深眷恋之情,仿佛自己与佛一起飞翔在空中。
尾联写对未来的期待和约定。“相期明岁杏花天,策杖来攀金顶月”,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共赏峨眉山美景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