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挽雕弧,千里沙场战骨枯。
岂识羁縻归典属,更从徵调乞分符。
黄河三面孤城闭,秋草平原万马趋。
此地由来皆郡县,北门锁钥重边隅。
诗句释义与译文:
套中
贺兰山下挽雕弧,千里沙场战骨枯。
岂识羁縻归典属,更从徵调乞分符。
黄河三面孤城闭,秋草平原万马趋。
此地由来皆郡县,北门锁钥重边隅。
- 注释与赏析:
- 贺兰山下挽雕弧,千里沙场战骨枯。
- “贺兰山下”指的是中国宁夏的贺兰山,是古代边防的重要关口;“挽雕弧”可能是指用弓弩拉弓射箭的场景,这里暗示了军事上的防御动作。
- “千里沙场战骨枯”描述了战场上士兵的牺牲与荒凉景象,突出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 译文:
- 贺兰山下用雕形的弓挽箭,千里沙场战死的士兵已经枯骨成山。
- 诗句赏析:
- 此句通过描绘贺兰山下的紧张备战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守卫者艰苦生活的同情以及对他们英勇牺牲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破坏。
- 下一句:
- 岂识羁縻归典属,更从征调乞分符。
- “羁縻”在此处可能指代的是边疆地区的自治政策,而“典属”可能指的是朝廷或中央的直接管辖。这两句诗反映了一种对于如何管理和控制边疆地区的疑问或思考。
- 接下来的两句:
- 黄河三面孤城闭,秋草平原万马趋。
- “黄河三面”指的是黄河流经的地区,“孤城闭”可能是指这些城市因为地理位置重要而显得孤立且易受攻击。
- “秋草平原万马趋”描绘了一幅秋天草原上战马奔腾的景象,强调了军事行动的频繁和激烈。
- 后两句:
- 此地由来皆郡县,北门锁钥重边隅。
- “郡县”表明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行政区划的一部分,“重边隅”则强调了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 整句表达了对这个地方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它作为国防前线的重要性。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贺兰山下的紧张备战场景的描述,展现了战争中的残酷与牺牲,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边疆管理的深思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