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何为,把一切、穷愁尽扫。看门外、花明草暖,天中时到。绣虎银符都插遍,那堪令节成吾老。唤红巾、翠袖为君歌,声缭绕。
人世事,堪成笑。馀子辈,宁须道。尽东涂西抹,夸他年少。拟作山中同甲会,天涯知己樽前少。向南邻、呼取洛阳生,同倾倒。
【注释】
①甲子:古时用天干地支相配纪年,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乙为天干,与地支结合,每六十年一个循环,称为干支纪年法,简称“干支”。
②华逊来:指作者的朋友华逊。同生:出生在同一天。
③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④穷愁:困苦忧愁。
⑤绣虎银符:指古代官员的官印和代表官职的绶带。绣虎,比喻官服上的绣纹像老虎一样威猛。银符,是古代官吏的信物。
⑥那堪:哪能够,哪里能承受得了呢?
⑦红巾翠袖:指妇女的红色头巾和绿色袖子。
⑧东涂西抹:到处炫耀。东涂西抹,形容人四处炫耀自己。
⑨拟作山中同甲会:打算在深山里举行一次同甲会的聚会。拟,打算。同甲会,指结拜兄弟的聚会。
⑩洛阳生:指作者的朋友李汉超,字汉超,河南洛阳人。
【赏析】
《满江红》,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又名《水龙吟》《朱履曲》《霜天晓角》。双调九十七字,上片九句四仄韵,下片十句六仄韵。
上阕写端午节前一日生,因有此赠,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起首两句,点出两人同生于五月五日,并以此日生为荣;接着以花明草暖、天中时到的景象,衬托出端午佳节的欢乐气氛;再以“绣虎银符”和“红巾翠袖”的装饰,表现了华逊的富贵地位;最后两句,以“那堪”“唤歌”的反诘形式,强调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下阕继续描绘友人的豪爽性格和不羁生活,以及两人深厚的友谊。中间三句,描写友人的风采和气魄;接着两句,以“馀子辈”“东涂西抹”的形象,讽刺了那些夸耀年少的人;最后两句,通过拟作山中同甲会的聚会,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全词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和对友人华逊的赞美,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友情的珍视。词风豪放,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豪情壮志的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