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不陟山,适兴随所止。
投筇叩兰若,曲径平于砥。
老僧引我行,幽鸟惊人起。
湿翠滴松下,飞泉喧竹里。
瓯凝薇露香,檐覆藤花紫。
枯坐学禅定,澄心观物理。
夕梵一声钟,归路渺烟水。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看山不陟山,适兴随所止。

注释:

  • “看山”:观察山景。
  • “不陟山”:不攀登高山。
  • “适兴随所止”:根据兴致随意停留。

2. 投筇叩兰若,曲径平于砥。

注释:

  • “投筇”:投掷杖,即筇,一种竹制的手杖。
  • “兰若”:指寺院。
  • “曲径平于砥”:曲折的小路平坦如砥石。

3. 老僧引我行,幽鸟惊人起。

注释:

  • “老僧”:年老的僧人。
  • “引我行”:引导着我行走。
  • “幽鸟惊人起”:静谧的小鸟儿被惊扰而飞起来。

4. 湿翠滴松下,飞泉喧竹里。

注释:

  • “湿翠”:湿润的绿色。
  • “滴松”:水珠从松树滑落。
  • “飞泉喧竹里”:泉水在竹林中飞溅。

5. 瓯凝薇露香,檐覆藤花紫。

注释:

  • “瓯”:茶碗或水杯。
  • “凝”:聚集成露珠。
  • “薇露”:薇草上的露水。
  • “檐覆藤花紫”:房檐上覆盖着紫色的藤花。

6. 枯坐学禅定,澄心观物理。

注释:

  • “枯坐”:长时间坐着不动。
  • “学禅定”:学习禅宗的境界。
  • “澄心”:使心灵清澈。
  • “观物理”:观察自然和物理现象。

7. 夕梵一声钟,归路渺烟水。

注释:

  • “夕梵”:傍晚佛教法事。
  • “一声钟”:敲响了一天中的钟声。
  • “归路渺烟水”:回家的路在烟雾弥漫的水面上显得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自然场景与内心世界的融合,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出一幅山水间的修行者生活图景。诗人通过观察、体验和内心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禅宗修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