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晓山横,沙堤骋游骑。
晴曦漾湖绿,高柳入天翠。
残荷两三柄,犹覆沙鸥睡。
隔岭闻疏钟,丛篁抱古寺。
游心千佛场,拾级三摩地。
石屋梦泉声,香厨新笋味。
何当此息机,萧然屏尘累。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1-2句:

  • 出郭晓山横 - 早晨从城外看,远处的山峦横卧。
  • 沙堤骋游骑 - 在细沙覆盖的河边,骑马驰骋。

译文: 清晨,我站在城门外远眺,看见远处的山峰如同横躺一般。我骑着马在细沙覆盖的河边奔驰,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快感。

第3-4句:

  • 晴曦漾湖绿 - 阳光照耀下的湖水波光粼粼,呈现出翠绿色泽。
  • 高柳入天翠 - 高高的柳枝伸展入蔚蓝的天空,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译文: 晴朗的天空下,湖水反射着阳光,波光粼粼;高耸的柳树伸向天空,仿佛将绿色的画笔蘸进了蓝色的颜料。

第5-6句:

  • 残荷两三柄 - 水面上还有一两朵未完全枯萎的荷花。
  • 犹覆沙鸥睡 - 这些残荷仿佛是沉睡中的沙鸥,安静而美丽。

译文: 水面上还有两朵尚未凋零的荷花,它们静静地漂浮着,仿佛是休息中沙鸥的倩影。

第7-8句:

  • 隔岭闻疏钟 - 隔着山岭可以听到寺庙里悠扬的钟声。
  • 丛篁抱古寺 - 周围密林环抱着古老的寺庙。

译文: 远远地就能听到山岭另一侧寺庙里响起的钟声,四周茂密的竹林紧紧拥抱着古老的寺庙。

第9-10句:

  • 游心千佛场 - 我的心灵游走于众多佛像之间。
  • 拾级三摩地 - 沿着台阶,我似乎达到了一种清净的境界。

译文: 我的心灵在千尊佛像间徜徉,仿佛登上了三摩地的高峰,达到了内心的清净之地。

第11-12句:

  • 石屋梦泉声 - 我梦中仿佛置身于岩石小屋中,聆听泉水潺潺的声音。
  • 香厨新笋味 - 在厨房的香气中,尝到了新笋的清新滋味。

译文: 梦中,我仿佛置身于一座岩石小屋里,耳边传来泉水潺潺的声响;同时,厨房中散发出新鲜的笋子味道,让人感到愉悦。

第13-14句:

  • 何当此息机 - 不知何时能够放下这一切杂念,达到心灵的宁静。
  • 萧然屏尘累 - 心灵变得清澈如明镜,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困扰。

译文: 不知何时能抛开这些纷扰,达到内心真正的宁静;那时我会像一块清澈明亮的镜子一样,不再被世俗的尘埃所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城市到郊外的自然风光以及他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出郭”“沙堤”“晴曦”“高柳”“残荷”等词句,勾勒出了一幅生动而宁静的山水画面。同时,通过诗人对“千佛场”“三摩地”等佛教用语的运用,展现了他对修行、内心平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