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兰订不可寻,频教胜会忆山阴。
空留一纸昭陵帖,孰嗣千秋典午音。
殇短彭长今昔感,风流云散盛衰心。
我来舅氏皆零落,凭吊荒烟泪满襟。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游兰亭有感 -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兰亭时所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兰亭美景以及历史事件的感慨。
旧日兰订不可寻,频教胜会忆山阴 - “旧日兰定”指的是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兰亭聚会,而“频教胜会”则表示这个聚会经常被提及,仿佛每次提起都会让人回忆起那个美好的时光。“山阴”指的是兰亭所在地的地名。
空留一纸昭陵帖,孰嗣千秋典午音 - “昭陵帖”是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为纪念东晋明帝的功德而写的《祭帖》。这里用“一纸昭陵帖”来比喻那些珍贵的书法作品,它们虽然被保留下来,但无法再见证历史的辉煌。“孰嗣千秋”指的是谁能继承这样的辉煌成就和智慧。
殇短彭长今昔感,风流云散盛衰心 - “殇短”指的是短暂的生命,“彭长”则是彭祖长寿的象征,“今昔感”表示对过去和现在的感慨。“风流云散”形容世事变迁,“盛衰心”则是对于世间兴衰变化的思考。
我来舅氏皆零落,凭吊荒烟泪满襟 - “舅氏”是指舅舅或者舅父,这里指代诗人的家族成员。“零落”意味着家族成员已经离散,只剩下诗人孤独一人。“凭吊”是指对逝去亲人的哀悼。“荒烟”指的是荒凉的景象,“泪满襟”则是泪水沾湿了衣襟。
逐句释义如下:
- 旧日兰订不可寻,频教胜会忆山阴。
- 昔日的兰亭之约已难以追寻,频频回想山阴(兰亭所在地)的美好时光。
- 空留一纸昭陵帖,孰嗣千秋典午音。
- 仅留下一张昭陵的书法作品,谁还能继承这一千载以来的智慧和名声?
- 殇短彭长今昔感,风流云散盛衰心。
- 感叹生命的短暂与长寿之人的变迁,对于世界的兴衰变化持有一种深刻的思考。
- 我来舅氏皆零落,凭吊荒烟泪满襟。
- 我来到舅舅家时发现人都已经离散,只能凭吊那些荒芜的景象,眼泪打湿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游览兰亭时所触发的情感,描绘了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记忆,颔联抒发了对于家族和历史传承的担忧,颈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易逝的感慨,末联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哀叹。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