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稽古注虫鱼,搜括嬴秦劫火余。
为考谐声类隔术,兼通画革傍行书。
九千文字成嚆矢,十万程途骋传车。
安得上林亲射雁,羝羊未乳返吾庐。

注释:

  1. 杂感:指作者对于各种事情的感想。
  2. 廿年:二十年。
  3. 稽古注虫鱼:查阅古代文献,注解昆虫、鱼类的知识。
  4. 嬴秦劫火余:战国时期秦国曾经焚书坑儒,后来的汉朝也采取了类似的手段,因此作者用“劫火余”来暗指这种文化上的毁灭和破坏。
  5. 为考谐声类隔术:为了考证汉字的音韵学而分类。
  6. 兼通画革傍行书:同时精通绘画和草书等书法艺术。
  7. 九千文字成嚆矢:比喻学问或知识就像箭一样射出。
  8. 十万程途骋传车:形容学问广博,如长途驾车般驰骋。
  9. 安得上林亲射雁:意思是怎么能像张骞出使西域那样亲自射雁呢?
  10. 羝羊未乳返吾庐:意思是如果像公羊一样没有乳汁,就回自己的家。这里的“吾庐”指的是作者的住所。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回顾自己二十年来的学习和研究历程,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以“杂感”作为题目,反映了他对各种事物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诗人首先回顾了自己在学术上的努力和成就,他认为自己在昆虫、鱼类等领域的知识已经非常渊博,甚至可以作为其他人学习的典范。然后,他又提到了自己在音韵学方面的研究,认为只有通过对汉字音韵的研究,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魅力。
    诗人又提到了自己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他认为,虽然自己只是擅长绘画和草书等书法艺术,但是这些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认为,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在最后一句中,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安得上林亲射雁?”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像公羊一样没有乳汁,就回自己的家。这里的“吾庐”指的是作者的住所。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个人成就的反思和思考。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还表达了他对个人成长和进步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