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桑干道,孤城沙漠阴。
风高谷口断,石迸水痕深。
野雉衔酸果,神狐啸暮林。
匣中三尺剑,不试夜沈沈。

【注释】

北口峪:地名。在今山西朔县东北。蔚州:即今山西灵丘县,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建,故城在今山西灵丘县城西南。桑干道:古道名。因桑干河流经此而得名。桑干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黄河支流。孤城沙漠阴:形容荒凉、寂寞的边塞景色。风高谷口断:山风吹过,山谷中的峡谷中断裂的声音。匣中三尺剑,不试夜沈沈:指宝剑未试锋芒而沉沦于黑暗之中,比喻英雄未展其才而壮志未酬。

【译文】

马行在北面口峪望见蔚州

单枪匹马沿着桑干河,行进在荒凉的沙漠之中

风大峡谷里谷口声断肠,石头迸裂水痕深深

野雉衔着酸果,神狐啸叫黄昏林

匣中三尺剑,不用它来杀敌,夜晚深沉沉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从北口峪望蔚州时所吟咏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了北口峪到蔚州沿途荒凉、寂静的景象,以及途中所见的景物和感受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诗的前四句以“孤城沙漠阴”为起笔,描绘了一幅荒凉、寂寞的边塞景象。诗人站在北口峪的高处,望着前方辽阔的沙漠,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豪情壮志。他想象着自己骑着骏马,驰骋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中,那是多么的自由、多么的潇洒啊!然而,当他看到周围的荒无人烟、一片荒凉时,又不禁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失落。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接下来四句,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在风势强劲的夜晚,峡谷中谷口发出断裂的声音,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被撕裂;而当阳光洒满大地时,石头上的裂痕却深深地印在了地上。这种景象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却又略带凄凉的世界之中。

最后四句,诗人又回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他看到了野雉衔着酸果,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又看到了神狐啸叫黄昏林,听到了它们悠扬的歌声。这些美好的景物都让他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而他手中的一把剑,却因为未有机会用它来杀敌而显得黯淡无光。这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也是对英雄未展其才华的惋惜。

全诗通过对北口峪到蔚州的路途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英雄未展其才华的遗憾之情。同时,诗歌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