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微茫月坠宵,青芦风动响萧萧。
平生久惯江乡味,却又关心早夜潮。

【解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江乡夜景的七绝。诗人在夜半时分,起身观景,只见残月如钩,斜挂天际,又见芦荻瑟瑟,风起沙飞,发出萧森的声音。诗人久居江乡,对这里水乡特有的景色和风味早已习惯了,可是今夜却突然想起早潮涌来时的景象。此情此景,使诗人思绪万千。

“夜起微茫月坠宵”,夜半时分,诗人起床观景,只见残月如钩,斜挂天际,又见芦荻瑟瑟,风起沙飞,发出萧森的声音。

“青芦风动响萧萧”,“青”字用得极妙,因为只有青色的芦苇,才能发出这样凄清的声音。“响萧萧”三字,把风声、水声、芦声交织在一起了,使人感到这声音是那么凄厉,那么悲凉。

“平生久惯江乡味,却又关心早夜潮”,诗人说,我生来就习惯了江乡的味道,可今夜又担心早潮涌来时的景象。“又”字用得好,既写出诗人对江乡的熟悉,也写出了诗人对江海潮汛的关切。

【答案】

“夜起微茫月坠宵”,夜半时分,诗人起床观景,只见残月如钩,斜挂天际,又见芦荻瑟瑟,风起沙飞,发出萧森的声音。

“青芦风动响萧萧”,“青”字用得极妙,因为只有青色的芦苇,才能发出这样凄清的声音。“响萧萧”三字,

把风声、水声、芦声交织在一起了,使人感到这声音是那么凄历,那么悲凉。

“平生久惯江乡味,却又关心早夜潮”,诗人说,我生来就习惯了江乡的味道,可今夜又担心早潮涌来时的景象。

“又”字用得好,既写出诗人对江乡的熟悉,也写出了诗人对江海潮汛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