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南极通冠冕,转眼狐鸣篝火丛。
马队只今非讲肄,荆榛寒雨又秋风。
【解析】
“当年”二句,写广雅书院的兴衰。南极通冠冕,指当年广雅书院的盛况。狐鸣篝火丛,写其衰落。这两句是说:当年广雅书院声名显赫,如今却荒废了。马队只今非讲肄,写书院的萧条。荆榛寒雨又秋风,写书院的荒凉。这两句说明书院已荒芜不堪,只剩下一些荆棘和秋雨。
【答案】
题广雅书院图
当年南极通冠冕,转眼狐鸣篝火丛。
马队只今非讲肄,荆榛寒雨又秋风。
注释:
当年:从前;南极:极言其盛;通冠冕:冠冕,即高官、显贵,这里指学士,泛指学问。狐鸣篝火丛:指广雅书院昔日的繁荣昌盛(篝火,指读书时用的火把)。
马队只今非讲肄:现在马队不再用于讲学。讲肄,讲习、学习。
荆榛寒雨又秋风:荆棘丛生,秋雨潇潇。形容广雅书院荒凉破败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书院的兴盛与衰败,抒发感慨。首联回忆广雅书院昔日的盛况,尾联描绘书院今日的荒凉景象,中间两联则从侧面衬托这一变化。
诗中用典较多,如“狐鸣篝火丛”出自《左传·文公元年》,意谓狐群聚集在篝火旁,喻指人才荟萃于广雅书院。“马队只今非讲肄”,语出杜甫《秋兴》八首之一:“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意谓马队已不复用于讲学,而是被用来驱驰。“荆榛寒雨又秋风”,出自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意谓苍翠的山林中传来阵阵萧瑟的秋风,令人产生悲凉之感。这些典故和诗句都富有浓郁的文化内涵,使诗歌显得更加深沉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