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仁积累后昌宜,莲幕重开制两师。
浙水闽山隆旧祀,彝樽龙勺仰新祠。
香飘汉末浮龙黼,璧耀牛墟引凤旗。
槎使同疆逢盛典,未兴趋事共讴诗。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功仁积累后昌宜,莲幕重开制两师。”
- 解释:“功仁”指的是恩惠和仁慈,“积累后昌宜”意味着这些恩惠和仁慈在之后得到了适当的回报或展现。“莲幕重开制两师”则描绘了一幅重新开启政治舞台的场景,在这里设立了两位重要的官员或军事领袖。
- 译文:恩惠和仁德的积累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如同莲花般纯洁高雅,重新开启了政治的舞台,设立了两位杰出的官员。
- “浙水闽山隆旧祀,彝樽龙勺仰新祠。”
- 解释:“浙水闽山隆旧祀”指的是浙江省的江河湖泊以及福建的山川,这里强调的是这些地方对于过去的祭祀活动。“彝樽龙勺仰新祠”则是指新的祠堂,这里的“仰”是敬仰的意思。
- 译文:浙江省的水系和山脉被尊崇为过去的历史遗迹,而新的祠堂则是为了纪念那些英勇的人物或事件所建。
- “香飘汉末浮龙黼,璧耀牛墟引凤旗。”
- 解释:“汉末浮龙黼”中的“汉末”指的是东汉末年,“浮龙”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黼”是一种古代礼服上的图案,常用来比喻高贵。“壁耀牛墟引凤旗”中的“璧”也是珍贵之物,“凤旗”通常指天子之旗,此处可能比喻某种尊贵的象征。
- 译文:汉朝末年时,皇帝的服饰上绣有华丽的图案(可能是龙),而在牛墟(一个地名)也能看到这样的旗帜引领着风向。
- “槎使同疆逢盛典,未兴趋事共讴诗。”
- 解释:“槎使”指的是出使外国的船只,“同疆逢盛典”中的“疆”指边境地区,“盛典”表示盛大的典礼或庆典。“未兴趋事共讴诗”中“未兴”可能指的是尚未开始或尚未实现的事情。
- 译文:出使者一同来到边疆目睹了这场盛大的庆典,而他们还未开始行动就已经开始吟诵诗歌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和事件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忆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通过使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性的词汇,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历史英雄的尊敬和纪念。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意和历史的赞歌,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