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梗断蓬飘日,兄弟同登孙楚楼。
贫子辞家无善状,残年行路畏逢秋。
人如河朔风前会,舟似山阴雪后游。
乞取青莲觞咏地,宝刀截水足消愁。

【注释】

梗断蓬飘:比喻兄弟分离,像蓬草随风飘荡一样。梗,梗概。

无善状:没有好的状态。

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泛指北方。

山阴:山阴道上,如入无人之境。

宝刀截水:比喻用锋利的言辞或文笔去消除愁闷。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代至正元年(1341),是诗人在家乡时的作品。诗中以兄弟重逢的喜悦为题,而实际上是抒写诗人自己与亲朋久别重逢的欢乐之情。

“同马鲁臣姚根种登孙楚楼”句起笔突兀,直陈其事,不假铺垫,一泻而出;“兄弟同登孙楚楼”,点明题意;“谁知”两句,承上启下,承接首句,说明“兄弟同登孙楚楼”的原因;“贫子辞家无善状”句,紧承“兄弟同登孙楚楼”,进一步写诗人与亲朋久别重逢的情景;“残年行路畏逢秋”句,从正面写诗人与亲朋久别重逢后的心情;“人如河朔风前会”句,从侧面写诗人与亲朋久别重逢后的心情;“乞取青莲觞咏地,宝刀截水足消愁”句,以典喻情,以景结全篇。

此诗结构严谨,脉络贯通。起首四句,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写“兄弟同登孙楚楼”的原因,再写“兄弟同登孙楚楼”之后的心情,最后以景结情。此诗在表达方式上,采用直叙的方式,直抒胸臆,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读来亲切自然。在表现手法上,采用对比手法,通过“贫子辞家无善状”和“残年行路畏逢秋”两句的对比描写,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与亲朋久别重逢后的欣喜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