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初听杜鹃声,日暖风和一晌晴。
寒食有诗春意足,不闻天子召韩翃。
【注释】
山村:指山村的野外。寒食:清明前一天(阳历4月5日)为寒食节,俗称禁火、冷餐。初听杜鹃声:指春天到了。一晌晴:一会儿晴朗。
寒食有诗春意足:意思是说在寒食这天,作者已经写出了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篇。不闻天子召韩翃:意思是说在寒食这天,作者没有听到皇帝召唤他进宫作客的文章。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清明节时山村野趣的场面。“寒食初听杜鹃声”,点明时节是清明节前后,正是杜鹃啼血的时候,而作者就在这山野中,听到杜鹃声,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日暖风和一晌晴”,写天气渐暖和,阳光明媚,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晴好景象,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作者心情的反映,因为这时正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所以作者的心情也舒畅起来。
第二句“寒食有诗春意足”是对第一句的回应,即作者在山野中听到杜鹃鸟的啼叫声后,立刻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郁了,因此他立即写下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本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春天的气息。
最后一句“不闻天子召韩翃”,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能够远离宫廷生活,享受乡村生活的喜悦之情。韩翃是唐朝诗人,与作者交好,但最终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边远之地。这句诗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乡村的庆幸和自豪。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既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又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自己与古代名臣韩翃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斗争的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