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苍茫绕紫岑,楼高不觉峭寒侵。
风尘雕鹗摩空健,橘柚人家向晚深。
泊渚当年谁放棹,挑镫永夜但闻砧。
成连方是真同调,萧瑟蓬莱一曲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日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平野苍茫绕紫岑,楼高不觉峭寒侵。
- 平野:广阔的田野。
- 苍茫:广阔无垠。
- 绕紫岑:环绕着紫色的山峰。
- 楼高:指楼上的人或建筑。
- 不觉:没有意识到。
- 峭寒侵:形容天气寒冷刺骨。
风尘雕鹗摩空健,橘柚人家向晚深。
- 风尘:指风中的尘土。
- 雕鹗(diāo è):猛禽,这里比喻人。
- 摩空健:在空中盘旋飞翔,强健有力。
- 橘柚人家:以柑橘为生的人家。
- 向晚深:傍晚时分显得更加深远。
泊渚当年谁放棹,挑镫永夜但闻砧。
- 泊渚:停泊在水边的小洲。
- 当年:过去的日子。
- 谁放棹:是谁在此时放船。
- 挑镫:挑着油灯。
- 永夜:漫长的夜晚。
- 但闻砧:只听到打砧的声音。
成连方是真同调,萧瑟蓬莱一曲琴。
- 成连:传说中的仙人,善于弹琴。
- 真同调:真正的知音。
- 萧瑟蓬莱一曲琴:形容音乐优美,像蓬莱仙岛上弹奏的琴曲一样悠扬动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句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风尘雕鹗”、“橘柚人家”等,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人生的感悟,如“当年谁放棹”、“但闻砧”,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