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若浮云,梗寄沧江滨。
坤舆辟句秘,洞壑清且真。
绝顶窥天池,青光摇奫沦。
石理成芙蕖,閟此万古春。
岌岌绕云梯,竦步趋嶙刚。
循岩百折下,苔滑铺绿茵。
蹈险学猱掷,扪石疑鳞皴。
梵宇何窈窕,风扫无纤尘。
连云既贡巧,壁立尤趁人。
左旋复右转,曲径环风轮。
涧道拟桃源,飞流纡长绅。
相将至总岩,妙绝如有神。
石穴成蜂房,玲珑无比伦。
错出不胜指,骇愕嗟奇珍。
崖窟象无定,造作曲洪钧。
怪此石众夥,万新无一陈。
晨兴至曛黑,攀陟忘艰辛。
山灵应有缘,我欲问前因。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从浮山出发,沿着桃花涧和总岩的路径,经历了许多自然景观,最后到达总岩的过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由云梯下趋壁立岩遂循桃花涧至总岩
- “由云梯下”可能指的是从高处俯瞰,或者是指通过一条梯子或桥梁下降到下面的岩石或峭壁。
- “壁立岩”意味着岩石直立如壁。
- “遂循桃花涧”表明顺着一条被称为“桃花涧”的溪流前进。
- “总岩”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最终到达的目的地。
浮山若浮云,梗寄沧江滨
- “浮山若浮云”形容浮山好像浮动在空中的云朵,形象地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
- “梗寄沧江滨”中的“梗”可能是指树枝,这里用来形容山峰像一根根枝条一样插入江河之中。
坤舆辟句秘,洞壑清且真
- “坤舆”在这里可能是指大地或宇宙空间,暗示着一种神秘感。
- “辟句秘”意味着有其独特的秘密或特点。
- “洞壑清且真”形容山谷中空气清新,景色真实而美丽。
绝顶窥天池,青光摇奫沦
- “绝顶”是指山顶,“窥天池”表示从山顶上可以望见天空中的水池或其他美景。
- “青光摇奫沦”形容天空中的青色光辉在流动,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受。
石理成芙蕖,閟此万古春
- “石理成芙蕖”中的“石理”可能是指岩石上的纹理或花纹,“成芙蕖”则形容这些纹理如同盛开的荷花一般美丽。
- “閟此万古春”意味着这些石头见证了永恒的春天。
岌岌绕云梯,竦步趋嶙刚
- “岌岌”形容地势险峻,“绕云梯”可能是指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
- “竦步”意为小心翼翼地行走,“趋嶙刚”可能是指在崎岖不平的岩石或山峰上攀爬。
循岩百折下,苔滑铺绿茵
- “循岩”表示沿着岩石走。
- “百折下”形容山路曲折,需要多次转向才能到达目的地。
- “苔滑铺绿茵”描述的是经过无数次弯曲后,终于到达了一个覆盖着绿色苔藓的小山坡或草地。
蹈险学猱掷,扪石疑鳞皴
- “蹈险”意为冒险或勇敢地面对危险。
- “学猱掷”中的“猱”是一种灵巧的动物,这里用来比喻攀爬时的动作轻盈敏捷。
- “扪石疑鳞皴”形容在攀登过程中,手指触摸到岩石时感到皮肤有些痒痒,仿佛是岩石表面的鳞片。
梵宇何窈窕,风扫无纤尘
- “梵宇”可能是指寺庙,“窈窕”形容词语,形容建筑或景色优美、幽静。
- “风扫无纤尘”表示风吹过时,连一点灰尘都没有留下,强调了一种干净整洁的氛围。
连云既贡巧,壁立尤趁人
- “连云”形容连绵不断的山脉或云层。
- “既贡巧”表示这些山脉或云层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巧妙的设计。
- “壁立尤趁人”意味着这些岩石或山峰的高度超过了其他山峰,显得更加突出。
左旋复右转,曲径环风轮
- “左旋”和“右旋”都是描述方向的词汇,这里表示沿着山路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
- “曲径环风轮”形容山路弯弯曲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形通道,风在通道中吹拂而过。
涧道拟桃源,飞流纡长绅
- “涧道”指的是山谷中的小河或道路。
- “拟桃源”意味着这条小河或道路就像是一个理想的桃花源。
- “飞流纡长绅”形容水流湍急,蜿蜒曲折,就像是穿着长袍的长者在悠闲地行走。
相将至总岩,妙绝如有神
- “相将”意味着一起前往或相聚。
- “至总岩”表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总岩。
- “妙绝如有神”形容总岩的风景美妙得如同神仙般不可思议。
石穴成蜂房,玲珑无比伦
- “石穴”可能是指岩石中的一个洞穴。
- “成蜂房”形容这个洞穴像蜜蜂的窝一样充满了蜂窝状的结构。
- “玲珑无比伦”意味着这个洞穴非常精致和独特,没有与它相比的对象。
错出不胜指,骇愕嗟奇珍
- “错出不胜指”形容这个洞穴中有许多奇妙的地方让人无法一一指出。
- “骇愕嗟奇珍”表达了对这一奇特景观的惊叹和惊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