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情游兴向谁论,到处登临酒一樽。
漠漠青山云外塔,萧萧黄叶雨中村。
凉秋似水寻无迹,好梦成烟散有痕。
底事清愁忽枨触,数声啼鸟又黄昏。
【注释】
吟情:诗情。
游兴:漫游的兴致。
樽:酒器。
萧萧:形容落叶声。
底事:何事。
枨触:触动。
数声啼鸟:几声杜鹃鸟鸣叫。
【赏析】
《漫兴》一诗作于诗人在四川成都任幕府书记期间,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中描写了秋末时节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吟情游兴向谁论”,表达了诗人对于游赏的兴趣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诗人想要与朋友一起分享这种情感和兴趣,但最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与之共谈。
次句“到处登临酒一樽”,描述了诗人游览山水的情景。他喜欢四处游历,登高望远,寻找灵感。这里的“酒”不仅是饮酒,更是一种生活情趣和精神寄托。
第三句“漠漠青山云外塔”,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近处的寺庙掩映在绿树丛中,显得格外幽静。这句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第四句“萧萧黄叶雨中村”,表现了诗人身处乡村的秋天景象。树叶纷纷飘落,雨水打湿了地面。这里的“萧萧”形容树叶的声音,给人以凄凉之感。而“雨中村”则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和诗意。
第五句“凉秋似水寻无迹”,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感受。秋天的天气凉爽宜人,但却像水一样流动不定,难以捉摸。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叹。
第六句“好梦成烟散有痕”,描述了诗人曾经的美好梦境。梦中的美好如同烟雾般消散,留下了痕迹。这里既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
第七句“底事清愁忽枨触,数声啼鸟又黄昏”,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愁的感慨。不知何故,清愁突然涌上心头,此时又听到几声杜鹃鸟的啼鸣。这里的“清愁”既指诗人的内心感受,也象征着人生中的种种烦恼和忧愁。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世事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之美,也有人情之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