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衣则漏瓦不漏,谏议微词规乃后。
罢猎从兹慎驰骤,禽荒垂戒古今同。
拒关不纳羸马供,汉门候,魏笔公。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 油衣则漏瓦不漏,谏议微词规乃后。
- “油衣”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服饰。“则漏”意味着这种衣物容易破损。这里的“瓦不漏”是说虽然衣服表面看起来完好无损,但实际上很容易损坏。
- “谏议”是指直言进谏的人,这里用来指代批评和建议者。“微词”即委婉而含蓄的言辞。“规乃后”意味着这些批评和建议对后来的人有所警示。
- 罢猎从兹慎驰骤,禽荒垂戒古今同。
- “罢猎”指的是停止打猎。“从兹”意味着从此刻开始或从此。“慎驰骤”意味着要小心驾驶,避免快速行驶。
- “禽荒”指的是因为狩猎过度而导致的生态破坏。“垂戒”意味着留下教训。“古今同”意味着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同样的问题。
- 拒关不纳羸马供,汉门候,魏笔公。
- “拒关”指的是拒绝进入关卡。“不纳羸马供”意味着不接受疲惫的马匹作为供应品。
- “汉门”和“魏”都是地名,分别指的是汉朝的城门和魏国的关口。“候”和“笔公”都是官职名称,分别指的是守候和书写公文的人。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官员在打猎时的行为,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保护和历史经验的重视。诗中通过对官员的批评,强调了即使是微小的失误也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损害。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历史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寓意,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