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微茫雪满河,燕南二月未春和。
寻常保社催花雨,忽漫离筵折柳歌。
独往还山京国隔,相凭寄字里门过。
羁留迅迈俱无定,不用临歧感涕多。
【注释】
①廷简:即杨廷简,北宋人。公元1020年(宋仁宗嘉祜六年)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知制诰等职。归杭州:回杭州去。②大宗:指杨廷简之妻张氏。③西颢:指杨廷简。④曦亮:指杨廷简之弟杨庭光。竹田:杨庭光的号。⑤保社:古代地方官以农事为重,春初督促农民种地。催花雨:催发百花,使花期提前。⑥忽漫:形容离别的情景。离筵:饯别宴会。折柳歌:在酒宴上唱歌助兴。⑦独往:指杨廷简独自离去。还山:《庄子·外物》:“吾将守死待终,一受其乐,然后宁。”此处是说,你即将回到京城,我也要回山中隐居了。⑧相凭:互相勉励,相互依靠。寄字:写诗赠别。里门:乡里,故乡。过:经过。⑨羁留:被囚禁。迅迈:迅速离去。⑩临歧:在路旁分手时。感涕多:因离别而流泪很多。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归杭州,兼柬同族兄西颢,并作此诗以赠别。首联写送别之地的景致,颔联写别筵上的离情,颈联写自己归隐的愿望,尾联写对友人的劝勉之意。全诗写得平易流畅,情真意切。
“草色微茫雪满河,燕南二月未春和”,起笔就渲染了一种寒冷的气氛。“草色微茫”点出季节,说明此时正值冬季。“微茫”两字既写出了天气的严寒,又烘托出了环境的凄清。接下来“雪满河”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寒冷的气氛。这里的“雪”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大雪封住了大地,也封住了人们的活动。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人们踏雪寻梅,赏花观柳的雅兴。因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二月”二字,不仅指出了时间的推移,更暗示着大自然在经历了冬天的沉睡后,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寻常保社催花雨,忽漫离筵折柳歌。”这两句是说,虽然春天来了,但人们仍不能脱下冬装,仍然要穿得暖和些,因为春天还有寒流。所以人们还要用保护社仓的方式来防止灾害,就像古人所说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另外,春天虽已到来,但人们的心情还不能平静下来。因为春天还有一段漫长的日子,人们还要等待更多的美好时光。因此,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离别之时。所以人们在离别的时候,就要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折柳赠别。”在这里,柳树象征着离别之情,它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同时,柳树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因为它是最早发芽、吐绿、开花、结果的树木之一。因此,人们要用柳树枝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的祝愿。
“独往还山京国隔,相凭寄字里门过。”这两句是说,由于家乡与京城相隔遥远,无法相见,所以只能借助书信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这里的“相凭”二字,既表示自己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又表示自己对友人的鼓励与期望。因为只有依靠彼此的帮助和鼓励,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两句是“羁留迅迈俱无定,不用临歧感涕多”。意思是说,虽然我们被囚禁在京城之中,但我们的前途却依然没有定数。因此,我们不必过于伤感和悲痛。因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