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晞岸草黄,霜落林叶赤。连畦种污莱,各有卤莽获。
篝车陌头载,墉栉屋后积。南山落豆萁,伏腊缶自击。
吾生寡筋力,幸辨菽与麦。《伐檀》感风诗,素食徒挟策。
匡衡世农夫,扬雄岂仕籍。驱雀彼何为,今人不如昔。
和家兄敬怀秋日闲居
露晞岸草黄,霜落林叶赤。连畦种污莱,各有卤莽获。
注释:太阳初升时,露水沾湿了岸边的草,黄色的露水滋润着草地。霜降后,树林中的树叶变成了红色。田地里一排排地种满了野菜,虽然收获不多但也颇受自己喜爱。
篝车陌头载,墉栉屋后积。南山落豆萁,伏腊缶自击。
注释:傍晚回家的路上,我提着装满野菜的篮子,在墙边整理好屋子,然后坐在屋后的石堆旁,看着山脚下豆田上落下来的豆秆儿,听着瓮里传来的敲击声。
吾生寡筋力,幸辨菽与麦。《伐檀》感风诗,素食徒挟策。
注释:我天生力气不大,幸好我能分辨出大豆和小麦的区别。读《伐檀》这首诗,让我想起了当年孔子感叹“韶乐”已亡而“黍离之诗”犹存的情景,我不禁感慨万千。
匡衡世农夫,扬雄岂仕籍。驱雀彼何为,今人不如昔。
注释:匡衡曾经是位农家子弟,杨雄也曾做过官。然而现在的人,却不如古人勤于劳作。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联描绘了秋日的田野景色,露水的清凉、霜降后树叶的变化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颔联则通过描写农民们种植的野菜以及他们辛勤劳作的场景,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颈联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通过对匡衡和杨雄的比较,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尾联则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中人们过于追求名利的现象的不满和担忧。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