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需头乞郡章,残豪重扫一台霜。
力排宰相冰山冷,声撼郎官铁锁香。
九庙灰飞无劫火,两楹血食此斜阳。
读书种子何曾绝,愁杀钤山旧草堂。
这首诗是杜甫在76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春天所作,当时杜甫正在长安应试。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杨忠悯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逐句释义与赏析:
- 不上需头乞郡章,残豪重扫一台霜。
- [注释] “不上”指的是不去拜访,“需头乞郡章”意味着放弃官职以避祸。这里的“台霜”可能是指杨忠悯祠堂前的土地庙或祠堂本身。整句的意思是,不去拜访需要逃避的杨忠悯的祠堂,而是亲自来清扫祠堂前的台霜。
- 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杨忠悯的敬意和哀悼,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孤独。
- 力排宰相冰山冷,声撼郎官铁锁香。
- [注释] “冰山冷”形容宰相的权势冷酷,难以动摇。“声撼郎官铁锁香”则形容他的声音如同铁锁般坚定,能够震撼人心。整句的意思是,他像推开冰块一样推开了宰相的权力,声音足以震动郎官们的铁锁般的威严。
- 这句诗赞颂了杜甫的政治勇气和坚定立场,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朝廷中的矛盾和冲突。
- 九庙灰飞无劫火,两楹血食此斜阳。
- [注释] “九庙”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宗庙,这里用来比喻杨忠悯的家族或势力。“无劫火”意味着没有遭受到毁灭性的灾难。“血食此斜阳”指的是在夕阳下,祭祀的场所显得格外凄凉和悲哀,就像被血染红一般。整句的意思是,尽管九庙受到了火灾的威胁,但在斜阳之下,仍然有人在这里祭祀、祭扫。
- 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对杨忠悯家族的同情。
- 读书种子何曾绝,愁杀钤山旧草堂。
- [注释] “读书种子”指的是学识渊博、有学问的人。“钤山旧草堂”指的是杨忠悯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整句的意思是,虽然现在杨忠悯的家族已经衰落,但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学问的人并没有断绝,他们依然在思念着这个曾经辉煌过的旧地。
- 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杨忠悯家族的哀思和怀旧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推崇。
总结:
这首诗是杜甫对杨忠悯的哀悼之作,通过对杨忠悯祠堂的描述和对他家族的怀念,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杜甫在政治上的斗争和坚韧,以及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