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阴不散地埋忧,冷雨三旬苦未休。
幸不侵陵农事晚,已难消受旅人愁。
芦花湿处哀鸿泣,蕉炬炎时冻雀投。
却诧北风如虎怒,尽吹清泪落南州。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分析。

(1)

“沈阴不散地埋忧”意思是:阴沉的天气,笼罩着大地。愁绪难以驱除。沈阴:阴沉的天空。埋忧:笼罩、遮蔽。此句是写阴天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感。不散:笼罩。地埋:笼罩。忧:忧愁,烦恼。

(2)

“冷雨三旬苦未休”意思是:冷雨连续下了三十天,仍然没有停歇的意思。此句是说阴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给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冷雨:冰冷的雨水。苦:痛苦。休:停止。

(3)

“幸不侵陵农事晚”意思是:幸好还没有侵扰到农活,到了晚上才结束。此句是说虽然阴雨连绵,但并没有影响到农活。幸:幸运,庆幸。侵陵:侵扰,侵害。农事:农业劳动。晚:晚上。

(4)

“已难消受旅人愁”意思是:已经很不容易忍受旅途的辛酸和痛苦了。旅人:旅行的人。此句是说阴雨已经持续很久,给旅行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难:困难。消受:忍受。愁:痛苦,忧伤。

(5)

“芦花湿处哀鸿泣”意思是:水边的芦苇被雨打湿了,悲鸟在哭泣,哀鸿:指灾民或流落失所的人,这里泛指灾民。此句是说大雨淹没了水边,让悲伤的鸟儿在哭泣。湿:潮湿。哀鸿:哀伤的鸣叫之声。处:地方,位置。哀鸿泣:悲伤的鸟儿在哭泣。

(6)

“蕉炬炎时冻雀投”意思是:炎热的时候,用蕉叶裹成的蜡烛燃着,寒雀在飞投宿。此句是说炎热的天气里,人们用蕉叶裹成的小蜡烛来点燃,寒冷的天气里,寒雀飞来寻找栖息的地方。蕉炬炎时:以蕉叶包裹的蜡烛在炎热的天气中燃烧。炎:炎热。冻雀投:寒雀飞向栖宿之地。

(7)

“却诧北风如虎怒,尽吹清泪落南州”意思是:却奇怪北风像猛虎一般咆哮怒吼,把清泪全都吹落到南方去了。此句是说北风猛烈地刮着,让人不禁感到心酸,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却:反问。诧:惊讶。如虎怒:形容北风的猛烈。尽:全部。落南州:流落南方。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诗中的阴雨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愁苦相交融,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和感慨。首联描写了阴雨连绵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担忧,暗示了社会的不稳定。颈联则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尾联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