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生玉宇琼楼夜,月在长杨五柞间。
黑处树阴明处水,红皆台影碧皆山。
几年官酎侵铜斗,一日春雷响兽镮。
似此萧间仍富艳,何劳清梦恋江关。

戊子年八月十四夜和祁春浦中允在昆明湖上赏月,作诗一首:

秋生玉宇琼楼夜,月在长杨五柞间。

黑处树阴明处水,红皆台影碧皆山。

几年官酎侵铜斗,一日春雷响兽镮。

似此萧间仍富艳,何劳清梦恋江关。

【注释】

戊子:指乾隆三十一年(1766)。

昆明湖: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天然湖泊,今名昆明湖。

长杨:指长安城北的长杨宫。五柞:指长安城内的五座宫殿,即未央宫、建章宫等。

萧间:指秋天的景色。

【赏析】

《戊子八月十四夜偕祁春浦中允昆明湖踏月》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律,诗人借赏月之机抒发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高远、格调清新,堪称七律咏物的佳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戊子”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此时,正值清高宗弘历驾崩之后,其遗诏由乾隆皇帝亲自裁定。而弘历的儿子永琰(即后来的道光帝)被软禁于玉泉山,直到乾隆去世才出狱。诗中以赏月为题,实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政的不满以及对故君的追思。

前四句先点明时间、地点,接着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秋夜月图:玉宇琼楼,皓月初升;长杨宫阙,五柞桥旁。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景物,也暗含了诗人的感慨:自己身处异地,无法与故乡的亲人团聚。接下来,诗人将视角转向树木和水波,进一步描绘出美丽的秋景。最后两句,诗人将视角再次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几年来,我为国家操劳,耗费了大量钱财,如今又迎来一个好季节,可我却只能在梦中追寻故乡的美景。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心情融为一体。诗人通过欣赏美丽的秋夜月色,引发了对故君的追思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的表达既自然又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咏物抒怀的典范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