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云外落,坐拥万山秋。
海色连京口,江声过石头。
何人成隐遁,与子独相求。
古寺多红叶,谁能无事游。
【注释】
访蒋虎臣居士:拜访蒋虎臣居士。蒋虎臣,名不详,居士,佛教徒自称在家修行者。
孤亭云外落,坐拥万山秋。孤亭,指的是一座位于山外的亭子,孤亭在云雾之外,给人一种空灵、超然的感觉。
海色连京口,江声过石头。海色,指大海的颜色,这里指的是杭州的西湖。江声,指的是长江的声音,石头指的可能是杭州的西泠印社或者附近的其他景点。
何人成隐遁,与子独相求。何人,指的是谁。隐遁,是指隐居避世。
古寺多红叶,谁能无事游。古寺,指的是寺庙。红叶,指的是秋天的枫叶。
【赏析】
《访蒋虎臣居士》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诗人对蒋虎臣居士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孤亭、万山、海色、江声等景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蒋虎臣居士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孤亭云外落,坐拥万山秋”描绘了一幅孤亭在云外、秋意盎然的画面。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孤亭置于云外,突显其高远、清雅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海色连京口,江声过石头”则进一步描绘了杭州的美景。海色指的是大海的颜色,这里指的是西湖;江声则指的是长江的声音,石头指代的是杭州的西泠印社或其他景点。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杭州的美丽风光。
颈联“何人成隐遁,与子独相求”则转向对蒋虎臣居士的描写。何人,指的是谁;隐遁,是指隐居避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通过与蒋虎臣居士的交往,实现自己的隐逸之梦。
尾联“古寺多红叶,谁能无事游”则以古寺中的红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古寺多红叶,这里的红叶既指真实的枫叶,也暗指内心的激情和情感。谁能无事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和放松。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