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
吴歌闻隔院,边调入征笳。
北阙横秋色,西山隐暮霞。
故园丛桂树,应发昔年花。

诗句释义

1 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

  • “此夜”指的是今夜,“中秋月”指中秋节的月光。
  • “清光”即清澈明亮的月光。
  • “十万家”意味着整个社区或村落,表达了中秋节时整个地方都沐浴在月光之下的情景。
  1. 吴歌闻隔院,边调入征笳。
  • “吴歌”指来自吴地(今江苏一带)的歌曲。
  • “隔院”可能是指与自己住所相隔很远的其他院子。
  • “边调”可能是指边疆地区的曲调或歌曲。
  • “征笳”是一种古代乐器,用于军中吹奏,这里可能用来代表战事或出征的背景。
  1. 北阙横秋色,西山隐暮霞。
  • “北阙”指的是皇宫北面的门楼,常用来代指朝廷或帝王居所。
  • “横秋色”形容秋天的气息覆盖了整个朝廷,给人一种肃穆而宁静的感觉。
  • “西山隐暮霞”描绘的是夕阳下西山的景象,山影被晚霞映照,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1. 故园丛桂树,应发昔年花。
  • “故园”指作者的故乡。
  • “丛桂树”指家乡的桂花树,桂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 “昔年花”指的是过去的桂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时光的流转。

译文

今夜的中秋月色,皎洁如水洒遍了整个家园。
远处传来吴地的歌声,边关的乐曲也随军笳响起。
皇宫北面铺满了秋色,西山的余晖被晚霞掩盖。
我的故乡中有成丛的桂花树,定会绽放昔日的花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中秋节的美景和对家乡的思念。首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通过对吴歌、边调的提及,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然后通过对皇宫、西山的描述,展现了节日的庄严和美丽;最后通过故园中的桂花树和往昔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中秋节赏月佳作的代表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