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繁阴处,萧条野老家。
蜂房悬夜月,蛛网吸朝霞。
苔滑云根乱,檐疏燕子斜。
人传内相府,风雨泣黄麻。

陆宣公故宅

松竹繁阴处,萧条野老家。——松树与竹子茂盛的树荫下,是荒凉寂静的乡村。

蜂房悬夜月,蛛网吸朝霞。——晚上,蜜蜂在巢穴里悬挂着月亮的倒影,早上,蜘蛛网中凝聚着朝阳的霞光。

苔滑云根乱,檐疏燕子斜。——地面上长满了苔藓,云根被苔藓覆盖而显得凌乱,屋檐上稀疏地挂着燕子。

人传内相府,风雨泣黄麻。——据说这里是陆宣公(唐玄宗时的宰相)的私宅,风雨交加,仿佛在为黄麻纸哭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宁静的乡村景象,通过对比和象征,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和对当前衰败的感慨。

  • 首句“松竹繁阴处,萧条野老家”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景象,用松竹来形容山林的生机勃勃,而“萧条野老家”则传达出一种凄凉之感。这里的“松竹”和“野老”都是关键词,分别代表了自然之美和人的衰老。

  • 次句“蜂房悬夜月,蛛网吸朝霞”以蜂房和蛛网作为象征,描绘了大自然中生物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夜月”、“朝霞”和“蜂房”、“蛛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 第三句“苔滑云根乱,檐疏燕子斜”进一步描绘了景物的细节。“苔滑”和“云根”都带有一些神秘和超然的色彩,而“檐疏燕子斜”则传达出了一种孤寂和落寞的氛围。这些细节的描写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最后一句“人传内相府,风雨泣黄麻”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提到了陆宣公的私宅,以及风雨中的黄麻纸。黄麻纸是古代的一种纸张,常用于书写公文。这里的“风雨泣黄麻”不仅形容了风雨的声音,也暗喻了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