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锡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还要注意自己的答案要符合题目要求。如本题,“自题书室联”是这首诗的题目,“酒阑兴倦,事往情迁,只不忘游过名山,别来旧雨;春去仍归,人老难复,更休诧殿前起草,海外题诗。”这是作者自题的对联。上联“酒阑兴倦”,指酒喝到尽兴时便觉得困倦。下联“人老难复”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鉴诚恒奖纳,厚往必优偿:这句话反映了对忠诚和诚信的人给予奖励与补偿。这里的“鉴诚”可能指的是观察和识别人的真诚,而“恒奖纳”则意味着持续地奖励那些表现出诚的人。"厚往"指对待别人时给予厚礼,"必优偿"表明这些礼物或待遇是公道的。 2. 睿藻颁题额,彤云拥画梁:这句描绘了一幅画面,其中“睿藻”是指聪明才智,“题额”即在门匾上题写。而“彤云”通常指红色,可能象征着喜庆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诗句、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析: 1. 世间异物难理揣: - 注释:“世间异物”指的是不常见的事物。“难理揣”表示难以理解或揣测它们的特性。 2. 松不在山转在海: - 注释:“松”特指松树,而“山”和“海”分别代表了陆地和海洋。这句话表达了松树并不局限于生长在高山之中,而是能在海洋中也能生长。 3. 轮囷蟠屈势夭斜: - 注释:“轮囷”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琉球纪事的诗,通过对琉球的自然景观和人民生活的描述,展示了琉球的历史和文化。以下是逐句释义: 1. 钱轻鸠目刮,笔硬鹿毛僵。 - 钱轻:比喻钱财微薄。 - 鸠目:形容目光短浅。 - 笔硬:形容文笔犀利。 - 鹿毛僵:形容文笔坚韧不拔。 2. 剔抉螺称贝,陶镕锡号钢。 - 剔抉:形容精心挑选。 - 螺称贝:比喻事物各有其特点。 - 陶镕:指冶炼、提炼。 - 锡号钢
琉球纪事一百韵 鮔烘乾噬腊,米咂腻含浆。 漫说频加饭,何曾暂彻姜。 平生几食料,异域具膏梁。 好证游仙梦,遐思选佛场。 敲棋疑鹄至,仿帖眩鸾翔。 文惮韩苏健,诗惊李杜芒。 沁脾咀蔗尾,燥吻擘瓜瓤。 不暑晴添热,非秋雨送凉。 蛟涎朝更毒,蜃雾晚尤沧。 蜥蜴声如鹊,蚊蚊阵若蝗。 但逢寒燠换,便觉起居妨。 吟啸消岑寂,登临展眺望。 携童寻胜迹,杖策步层冈。 迤逦停舟港,参差系马枊。 两崖排铁板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琉球的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积水通旸谷,横流划大荒。 - 积水流入阳谷(即阳光照射的地方),横向流动穿过广袤的土地。 2. 山从波底拔,人向岛间忙。 - 山峦在波浪的底部崛起,人们忙碌地在岛屿之间生活。 3. 喷薄鱼龙气,昭回日月光。 - 强烈的鱼龙气息喷涌而出,明亮的日光和月光交相辉映。 4. 溯源盘古埒,戡乱舜天强。 -
诗句释义与翻译 大雾行辰溪山中 - 解释:在辰溪山区行走,被浓密的雾气所笼罩。 - 译文:在辰溪山区行进,浓雾弥漫。 毒雾晓弥漫,腾腾气蒸釜 - 解释:清晨时分,浓雾弥漫,热气蒸腾,如同蒸汽釜。 - 译文:在晨光下,浓雾弥漫,热气腾腾,宛如一个蒸汽锅。 烟云复与会,有日不教吐 - 解释:烟雾和云彩似乎在相互配合,太阳也不愿意露面。 - 译文:烟雾和云彩似乎在相互配合,太阳也不愿意出来。
樊城感左宁南事 沿着江边,星散着左家的军队,荆襄的地势无法形成掎角之势。 未必将军真跋扈,转教群盗得纵横。 儿童罢唱铜鞮曲,涂巷虚传铁马声。 百七十年遗迹尽,襄城回首暮云平。 注释: 樊城:古地名。左宁南:指左良玉。左良玉曾为明末农民军将领,因不满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入关后对明朝宗室的杀戮,于崇祯三年(1630)起兵抗清。崇祯五年(1632年),在襄阳称帝。崇祯八年(1635年)在樊城被农民军击败
宿兰山驿寄挽宋小坡给谏(注释解析) 1. 挥手征途涕泪新 - 注释与翻译:离别之际,泪水和鼻涕一起涌出。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在离开宋小坡时的心情波动,既有对即将到来的未知旅程的忧虑,也有对过去共同经历的深切怀念。泪水和鼻涕的描写增强了离愁别绪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2. 那堪重话去来因 - 注释与翻译:怎能承受再次谈论往昔之事。 - 赏析
诗句解析与译文: 姑米洋候风 - 姑米洋,一种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海域或地区。候风,意为等待海上的风来。 万涛围一叶,四顾更无舟 - 形容海面上波浪汹涌,像无数巨浪包围着一片小舟,四周望去看不到任何船只。 不辨鱼龙气,真成日夜浮 - 由于波浪汹涌,很难分辨出鱼和龙(古代传说中的水族)的气息,使得这片海域显得格外宁静,仿佛只有自己在这无边的海面上漂浮。 天圆低似盖,水活碧于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