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委泥沙,燕石竞什袭。
贵贱良有时,凿枘安能入。
习俗信难移,畸人甘独立。
抱璞亦何伤,每病卞和泣。

【注释】

白玉:指美玉,比喻贤才。委泥沙:比喻埋没、受困于世俗。燕石:喻指贤才。竞什袭:争着收藏。贵贱良有:指贤才与庸才。凿枘安能入:指才能高的人不能和庸俗的人相处。畸人:即“奇人”,指与众不同的贤才。矫矫不群者,特出而难屈也。抱璞:怀抱美玉。卞(bǐn)和:古代传说中有卞和氏善于识别宝玉的故事,他两次献给楚王宝玉都被误认为是石头而遭砍手。后因以之形容被蒙蔽或受冤屈的贤才。泣: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抒发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之情。诗人借“感兴”为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社会现象的愤慨之情。

首句“白玉委泥沙”,用白玉比喻贤才,将贤才比作美玉,意在表明贤才是世间最为珍贵的宝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贤才却像被埋在泥沙里的白玉一样,被世人所忽视甚至埋没了。这一句既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又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次句“燕石竞什袭”,用燕石比喻贤才,意在强调贤才的价值。在诗人看来,无论是燕石还是白玉,其价值都是相同的,而那些争着收藏燕石的人却不懂得欣赏白玉的价值。这一句既揭示了社会的功利主义思想,又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珍视。

第三句“贵贱良有时”,诗人指出,贤才是有贵贱之分的,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重富贵的地位,而忽略了贤才的价值。这一句既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又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同情。

第四句“凿枘安能入”,诗人指出,才能高的人是不能和庸俗的人相处的。这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和矛盾。这一句既揭示了社会的等级观念,又表达了诗人对才能高者的尊重。

第五句“习俗信难移”,诗人指出,人们的习俗是很难改变的。这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根深蒂固,难以动摇。这一句既揭示了社会的顽固性,又表达了诗人对变革的渴望。

第六句“畸人甘独立”,诗人指出,有些与众不同的贤才愿意独自生活,不愿随波逐流。这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人格。这一句既揭示了社会的多样性,又表达了诗人对个性的尊重。

最后一句“抱璞亦何伤”,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怀抱美玉但却常常因为悲伤而流泪。这是因为他深知自己的遭遇和处境。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痛苦和无奈,又体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整首诗通过对贤才被埋没的描写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才价值的珍视。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