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风不度辽,边城气候迥萧条。
黄金台上花都落,长白山头雪未消。
四月春风不度辽,
边城气候迥萧条。
黄金台上花都落,
长白山头雪未消。
注释:
四月:指春季的四月份。春风:春风是指温暖的春风吹过。不度辽:没有越过边疆。辽是古代中国北部边界地区。边城:指边塞之城。气候:这里指的是边城的天气和环境。迥:非常。萧条:荒凉、冷落。
黄金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高台,用来收藏和悬赏寻找人才。这里借指边塞之地,由于战事频繁,人烟稀少,因此显得格外荒凉。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因其山顶积雪终年不化而名。这里是诗人想象中的边关所在,也是自然景象之一。雪未消:指长白山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敬忠创作的《边词》。诗的前两句“四月春风不度辽,边城气候迥萧条”描写了边城四月时节,春风未能吹遍的景象,表达了边关之远和环境的恶劣。后两句“黄金台上花都落,长白山头雪未消”则描绘了黄金台旁的花朵凋零,长白山头依旧覆盖着白雪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边关的孤寂与冷清。整首诗通过对比长安城中的繁华与边塞的荒凉,反映了戍守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