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澄千顷豁,青立一峰孤。
月似悬秋镜,人如坐玉壶。
烟光随地尽,水色到天无。
肯与渔翁醉,邻舟近可呼。
湖上
碧澄千顷豁,青立一峰孤。
月似悬秋镜,人如坐玉壶。
烟光随地尽,水色到天无。
肯与渔翁醉,邻舟近可呼。
注释:
- 碧澄千顷豁 - 形容湖水清澈透明,广阔无边。
- 青立一峰孤 - 描述远处的山峰孤独而高耸。
- 月似悬秋镜 - 将月亮比作悬挂在秋天的明镜。
- 人如坐玉壶 - 比喻人物如同坐在晶莹剔透的玉壶中。
- 烟光随地尽 - 描述烟光消散得无影无踪。
- 水色到天无 - 形容水面的颜色似乎延伸到天空。
- 肯与渔翁醉 - 表示愿意和渔翁一同醉酒。
- 邻舟近可呼 - 指旁边的小舟可以呼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湖面上的美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首句“碧澄千顷豁”展现了湖水的清澈与广阔,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接着,“青立一峰孤”则以山峰的高耸与孤寂,增添了一份静谧之感。
第二句“月似悬秋镜”,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挂在天空中的明镜,既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也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之情。第三句“人如坐玉壶”,则进一步通过玉石的温润与光洁,来形容人物的高雅与纯洁。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用“烟光随地尽,水色到天无”来表现湖面的宁静与辽阔,仿佛整个世界都融入了这个美丽的景象之中。最后两句“肯与渔翁醉,邻舟近可呼”,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人愿意与渔翁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周围的小舟可以随意呼唤,增加了诗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首诗通过对湖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