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生寄托在烟霞,傍涧穿林兴不赊。
十里玉云薶竹叶,四山金粉落松花。
磨崖客剔龙泓藓,入寺僧烹鹤岭𣗪。
散发悠然成独往,毕逋斜日动归鸦。
诗句释义:
- “颐生寄托在烟霞”:这里的“颐”指的是享受、保养,而“生”则指生命或自然。整句诗意味着生命的寄托在于自然的美景之中,如同在云雾缭绕的山峦间寻找庇护。
- “傍涧穿林兴不赊”: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山水中行走,心情愉悦,没有束缚,形容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畅快感受。
- “十里玉云薶竹叶”:形容远处山间云雾缥缈,如玉一般洁白;同时描绘了竹林被轻风吹拂的景象,竹叶摇曳,如云般飘散。
- “四山金粉落松花”:这里用“金粉”比喻阳光照射在松树上,使得松针闪耀,像金子一样璀璨;“落”字表现了松花随风飘落的景象。
- “磨崖客剔龙泓藓”:磨崖客指的是在岩石上的雕刻家,此处可能指一位在山岩上进行雕刻工作的人。龙泓即深谷中的溪水,藓指的是苔藓植物。这句话描述了山岩上雕刻的痕迹和苔藓生长的情景。
- “入寺僧烹鹤岭𣗪”:僧人在寺庙里烹煮食物,这里可能是提到僧人正在煮食,而鹤岭𣗪可能是指鹤岭附近的风景或者某种特殊的食材,用以形容食物的香气四溢。
- “散发悠然成独往”:形容诗人自由自在地散发头发,不受世俗约束,独自前行。
- “毕逋斜日动归鸦”:毕逋是传说中隐士的名字。斜日是指夕阳西下,归鸦则是黄昏时归巢的鸟。这句表达了诗人欣赏大自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译文
颐养寄托于烟霞之间,沿涧穿越林间景色心旷神怡。
十里之外云雾萦绕竹叶,四座山峰阳光照耀松花纷飞。
石刻艺人清除岩壁上的苔藓,僧侣烹制鹤岭𣗪之味佳肴。
我发散头发自由自在地行走,毕逋斜阳下鸟儿归巢动人心弦。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首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祥和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接下来的句子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描述,使画面更加鲜活起来。例如,“十里玉云”“四山金粉”,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增添了诗的意境。
诗中的“磨崖客剔龙泓藓”和“入寺僧烹鹤岭𣗪”两句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