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始终无一年,当时邓后专威权。铜斗有柄载年号,睹此款识加爱怜。
斗体纯作瓜皮绿,古色烂斑眩双目。已撞玉斗当雁行,欲补金瓯反蛇足。
吁嗟!此斗虽缺非寻常,元年二字书煌煌。殇帝赖尔寿命长。
断碑折剑何足拟,好配汉家传国玺。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汉延平熨斗为题,通过对熨斗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政治、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邓后专权,使得整个国家处于混乱之中。这里,“铜斗有柄载年号”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将铜斗与年号相结合,暗示了邓后在位期间的政治状况。接着,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铜斗的形象:纯作瓜皮绿,古色烂斑眩双目。这句诗通过对铜斗颜色的细致描写,展现了铜斗的古朴之美,也暗含了铜斗的珍贵和价值。
第三句则转向了铜斗的功能:已撞玉斗当雁行,欲补金瓯反蛇足。这里的“玉斗”和“金瓯”都是古代的贵重物品,象征着国家的重要文物和财富。而“已撞玉斗当雁行,欲补金瓯反蛇足”两句,则是对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讽刺和批评。在这里,“玉斗”和“金瓯”成为了国家文化遗产的象征,而“撞玉斗”和“补金瓯”则是对破坏和破坏行为的评价。
第四句再次强调了铜斗的重要性:吁嗟!此斗虽缺非寻常,元年二字书煌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物的重视和珍视之情。这里的“元年”“二年”等年份,代表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而“书煌煌”则意味着这些历史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第五句则是对铜斗的高度评价:殇帝赖尔寿命长。这句诗是对铜斗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国家历史的肯定。在这里,“殇帝”指的是西汉哀帝刘欣,他因为年幼而未能亲政,导致国政混乱,最终导致了汉朝的灭亡。而“赖尔寿命长”则是对铜斗能够延续历史的赞美。
第六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断碑折剑何足拟,好配汉家传国玺。这句诗通过对断碑和折剑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维护的重要性。而“配汉家传国玺”则是对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最高赞扬。
这首诗通过对铜斗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历史、政治、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同时,通过对铜斗的珍视和保护,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爱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