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云抱雨颓,候虫啼秋急。
一镫闪虚牖,窸窣精魂入。
敛心与酬对,拟追微渺及。
视肤略无奇,觑髓行难十。
羊肠郁百盘,盘盘平野立。
何尝空虚为,端由豪横戢。
镕韩英斯存,煦孟寒不袭。
当其戛戛难,有似硁硁执。
豁然得悬解,活古一呼吸。
于公本自然,传后憎僻涩。
不博浅学欢,要取真宰泣。
嗟予素疏陋,奥旨未全挹。
誓终索渊珠,苦意鞭潜蛰。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形式为四联八句,每联四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联:凉云抱雨颓,候虫啼秋急。 ### 译文:清凉的云层笼罩着雨水,秋日的虫鸣声急促地响起。 #### 注释:“凉云”描绘了天空的凉爽和湿润,“抱雨”形容云层厚重,遮蔽住了天空的阳光,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候虫”是指秋天的昆虫,它们的鸣叫声在秋天显得尤为急促。
赏析:首联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秋天的特点,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同时,通过“候虫啼秋急”这样的描写,也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感慨。
第二联:一镫闪虚牖,窸窣精魂入。 ### 译文:一盏灯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有什么东西悄然进入。 #### 注释:“一镫”即指一盏灯火或油灯,“闪”形容其光芒闪烁不定。“虚牖”指半开的窗户,可能因为风大而半开。“窸窣”形容细微的声音,这里指的是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响。
赏析:第二联通过写灯光、窗影等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到来。
第三联:敛心与酬对,拟追微渺及。 ### 译文:收敛心情去应对各种事务,希望能够追寻到更微小的事物。 #### 注释:“敛心”即收起心神,专心致志于某事。“酬对”指应对各种事务或问题。“微渺”指微小而难以捉摸的事物,“及”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达到”、“触及”。
赏析:第三联表达了作者面对生活时的心态,既有认真应对的态度,也有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第四联:视肤略无奇,觑髓行难十。 ### 译文:看皮肤上似乎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想要深入了解骨髓却很难做到。 #### 注释:“视肤”即观察皮肤,“肤”通常指皮肤表面。“觑”意为观察,“髓”指骨髓,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事物的深层本质。
赏析:第四联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对于事物表面与内在之间差异的认识,也反映了作者对深入思考的渴望。
第五联:羊肠郁百盘,盘盘平野立。 ### 译文:如同羊肠小道般曲折蜿蜒,每一个转弯都让人感到平缓的田野矗立在眼前。 #### 注释:“羊肠”即羊肠小道,形容道路曲折狭窄。“郁百盘”即形容道路迂回曲折,有很多弯道。“盘”指环绕的意思,“平野立”则形容田野平坦宽阔。
赏析:第五联通过对地形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艰险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
第六联:何尝空虚为,端由豪横戢。 ### 译文:又何尝是为了空虚而存在,只是因为豪情壮志得以抑制。 #### 注释:“空虚为”即为了空虚而存在,表示某种目的或意义。“端由”即原因,“戢”意为抑制、克制。
赏析:第六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认为人生并非只是为了追求空虚而存在,而是要有所作为,有所追求。
第七联:镕韩英斯存,煦孟寒不袭。 ### 译文:就像熔炼出韩愈、李白这样的英才一样,温暖而不侵袭孟郊、贾岛这样的诗人。 #### 注释:“镕”意为铸造、培养,“韩英”分别指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和李白。“斯存”即这样存在的英才们。“煦”意为温暖,“孟寒”指孟郊和贾岛,他们的作品以清新、朴素著称。
赏析:第七联通过对历史上著名文人的赞誉,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优秀作品的推崇。
第八联:当其戛戛难,有似硁硁执。 ### 译文:当他们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也像坚持己见的人一样执着。 #### 注释:“戛戛”即坚定而有节奏的声音,形容言辞有力。“硁硁”意为坚持己见的样子,形容人的性格坚定。“执”指坚持、执着。
赏析:第八联通过比喻的方式,赞美了那些敢于坚持自己观点的人,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坚持的精神。
第九联:豁然得悬解,活古一呼吸。 ### 译文:豁然开朗之后,仿佛能够把握住历史的灵魂,感受到古人的气息。 #### 注释:“豁然”即突然之间领悟、理解,“悬解”即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活古”指把握历史的灵魂,“一呼吸”形容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赏析:第九联表达了作者在领悟历史真相后的喜悦和成就感,同时也强调了历史的宝贵性和不可复制性。
第十联:于公本自然,传后憎僻涩。 ### 译文:于公(即孔子)本身就是自然无为的境界,但后来的学者却因为过于拘泥于文辞而变得生硬笨拙。 #### 注释:“于公”指孔子,他提倡“无欲则刚”,主张自然无为的生活方式。“憎僻涩”即厌恶生硬笨拙的学风。
赏析:第十联通过对孔子和后世学风的对比,批判了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本质的做法,强调了学习应当注重内在修养和自然之道的重要性。
第十一联:不博浅学欢,要取真宰泣。 ### 译文:不要被肤浅的学问所迷惑,而是要真正领悟到天地万物的真谛而为之哭泣。 #### 注释:“博”意为广泛、深入,“浅学”指肤浅的学问。“欢”指欢乐、愉悦。“真宰”指真实的内在世界或宇宙的本源。“泣”指感动落泪。
赏析:第十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应该超越表面的愉悦,触及到更深层的真理。
第十二联:嗟予素疏陋,奥旨未全挹。 ### 译文:我向来学识浅薄,无法全部领会这些深奥的意境。 #### 注释:“嗟”即感叹的语气词。“素疏陋”即一向学识浅陋。“挹”意为吸取、领会。
赏析:第十二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学识的谦逊态度和对知识渴望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愿意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决心。
第十三联:誓终索渊珠,苦意鞭潜蛰。 ### 译文:我发誓要终其一生去寻找那深藏的水珠,用尽全力去唤醒沉睡的冬眠动物。 #### 注释:“终索渊珠”即终其一生去寻找珍贵的宝物。“鞭潜蛰”指用力驱赶冬眠的动物。
赏析:第十三联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四季变换、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和生物活动,还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观念。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