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壁三残壁,飞动类篆籀。凤泊字消沈,螭拿趺皴皴。
画肚昧波磔,𦧈牙脱句读。先生坐洞门,遥以手指授。
刮藓命摩钞,古芬袭衫袖。曛钲挂岭低,暝练薄林凑。
出洞循归涂,行行步仍留。回望郁苍苍,疏钟递灵鹫。

注释:

  • 秋日随兰坡先生游太虚洞- 嵌壁三残壁,飞动类篆籀。凤泊字消沈,螭拿趺皴皴。
    凤凰的鸟形和龙的纹饰已经模糊不清,像篆书、隶书一样。凤凰的鸟形和龙的纹饰已经模糊不清,像篆书、隶书。
  • 画肚昧波磔,𦧈牙脱句读。先生坐洞门,遥以手指授。
    画在石壁上的图案已经无法分辨出笔画的粗细,像蝌蚪一样的牙齿脱落,句子也断开了。先生坐在洞口,用手指指点着讲解。
  • 刮藓命摩钞,古芬袭衫袖。曛钲挂岭低,暝练薄林凑。
    用小刀刮去藓苔,让人摸石碑,古代的书香扑面而来,笼罩在袖子上。黄昏时分,夕阳挂在山脚下,天色昏暗,薄雾缭绕在树林之间。
  • 出洞循归途,行行步仍留。回望郁苍苍,疏钟递灵鹫。
    离开洞穴后沿着原路返回,每一步都留下了脚印,回头看看那片郁郁葱葱的山林,远处传来寺庙里的钟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太虚洞的诗。太虚洞位于江西庐山东林寺内,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为弘扬佛法而修建的。这首诗描绘了太虚洞的景色和历史,以及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感受。
    第一联“嵌壁三残壁,飞动类篆籀。”描述了太虚洞的石壁上刻有各种文字,这些文字仿佛篆书、隶书一般。第二联“凤泊字消沈,螭拿趺皴皴。”则描绘了石壁上的凤凰和龙的形象已经模糊不清,就像篆书、隶书一样。第三联“画肚昧波磔,𦧈牙脱句读。”进一步描述了石壁上的画面已经无法辨认出笔画的粗细,就像蝌蚪一样。第四联“先生坐洞门,遥以手指授。”则描绘了作者坐在洞口,用手指点播着讲解的情景。
    第五联“刮藓命摩钞,古芬袭衫袖。”则描绘了作者用小刀刮去藓苔,让人摸石碑的画面。第六联“曛钲挂岭低,暝练薄林凑。”则描绘了黄昏时分,夕阳挂在山下,天色昏暗,薄雾缭绕在树林之间的景象。
    最后一句“出洞循归途,行行步仍留。”则描绘了作者离开洞穴后沿着原路返回的场景。整首诗通过对太虚洞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通过对太虚洞的描述,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