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家庙置衣裳,惟此遗筇七尺长。
犹记晴和随出入,齐看九十尚康强。
玄孙解捧夸同里,社酒扶归先一乡。
寂寞人间将卅载,小同青鬓亦添霜。

这首诗是苏轼的一首自题诗,通过对自己先父遗杖的描写,表达了对先父的怀念之情和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敬题先大父遗杖: 恭敬地为先父留下的拐杖写诗。
  2. 未能家庙置衣裳: 没能在家中为先父设立祭坛和衣物供奉。
  3. 惟此遗筇七尺长: 只有这根七尺长的竹杖作为先父的遗物。
  4. 犹记晴和随出入: 还记得晴朗的日子中,我常常拿着这根杖随着先父出入。
  5. 齐看九十尚康强: 一起看着已经九十岁的先父依然健朗强壮。
  6. 玄孙解捧夸同里: 我的孙子们会捧着它夸耀说它是从同里得来的。
  7. 社酒扶归先一乡: 社日那天,我扶着它回到先父曾经居住的地方。
  8. 寂寞人间将卅载: 在人世中度过三十年的寂寞时光。
  9. 小同青鬓亦添霜: 虽然年轻时的头发也增添了白发。

关键词注释:

  • 遗杖: 指先父留下的拐杖。
  • 家庙: 家中的祠堂,用于祭祀祖先。
  • 玄孙: 我的儿子辈分较低的孙子。
  • 社酒: 古代祭祀时用的酒。
  • 青鬓: 指年轻人头发的颜色,这里指的是年轻时的发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先父遗物的描写,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诗人用“敬题”二字开篇,既表达了对先父遗物的敬意,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此物的珍视。诗中的“未能家庙置衣裳”反映了诗人对先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坚守。而“惟此遗筇七尺长”,则突出了先父留给自己的唯一物品——一根七尺长的竹杖,象征着先父的教诲和影响。最后两句“齐看九十尚康强”和“小同青鬓亦添霜”则展现了诗人对先父长寿和健康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通过对一件遗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先父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