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形胜控蛮荆,一线河流接岳衡。
水上不闻湘女泣,月中犹有夜乌声。
千秋名士皆尘土,一代兴亡枉战争。
借问滔滔江汉水,可能淘尽古今情。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在武昌(今武汉)凭吊历史上的名胜和遗迹。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联,分别从地理、历史、文化等角度来描写武昌的风光和兴衰。

第一联:“上游形胜控蛮荆,一线河流接岳衡。”意思是说,作为上游的武昌地势险要、地形奇特,可以控制蛮荒的荆州;一条细长的河流与岳衡山相连。这里用“控蛮荆”来形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一线河流接岳衡”则描绘了河流与周围山脉的景色。

第二联:“水上不闻湘女泣,月中犹有夜乌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文化遗迹的怀念。“湘女泣”指的是屈原投江自尽的传说,而“夜乌声”则可能是指古代的夜鸟鸣叫的声音。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第三联:“千秋名士皆尘土,一代兴亡枉战争。”这里的“名士”指的是历史上的文人雅士,而“尘土”则比喻他们如尘土般飘散,不再留下痕迹。同时,“一代兴亡枉战争”则指出了历史上的战争和纷争都是徒劳无功。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四联:“借问滔滔江汉水,可能淘尽古今情。”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滔滔的江汉之水能否洗净人们心中的情感和记忆?这里的“淘尽古今情”意味着江水可以冲刷掉一切情感的印记,包括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武昌为背景,通过对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展现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